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82679

大小:2.2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3-11-2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半期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7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图示为飞机起飞时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上B点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A.(60°N,120°W)B.(60°S,60°W)C.(60°S,120°E)D.(60°N,60°E)2.该飞机从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先向西北再向西南C.自西向东D.先向北再向南3.若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此次飞行()A.途中会经过极夜区B.途中横跨太平洋C.飞行所用时间为9小时D.到达时,B地的地方时为9:00【答案】1.C2.D3.D【解析】【1题详解】对跖点是指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这两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纬度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由图可知,纬度数向北增大,图示为北半球;读图可知,B点经纬度为(60°N,60°W),则其对跖点的坐标为(60°S,12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图可知,纬度数向北增大,图示为北半球;A和B所在经线不同但是在同一个经线圈上,且两点靠近北极点,所以两地最短航线是经过北极点的大圆的劣弧,所以从A地飞往B 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北再向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从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北到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图中经过极昼区,A错误;跨越北冰洋,没有横跨太平洋,B错误;经线圈上纬度间相隔1度的实际距离约110千米,A、B均位于60°N纬线上,所以A、B两地的最短航程为6600千米,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其飞行时间应为6小时,C错误;读图可知,B地位于0时经线(平分大部分夜半球的经线)东侧45°的经线上,则此时为3:00,过6小时后为9: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对跖点是指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这两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纬度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下图为北京世园会园区地址示意图,北京世园会园区占地960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时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北京城市交通地图,其中内容最详细的是()A.1:3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C.三十万分之一D.5.北京世园会园区距北京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为()A.25千米B.50千米C.75千米D.100千米6.该图的图例符号不完整,还需要添加的图例符号有()①○景点②⊙区政府③◎地级市④★省政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4.D5.C6.A【解析】【4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地图尺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小,所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1:3000000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三十万分之一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对比可知,D的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上北京世园会园区距北京市中心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KM,则北京世园会园区距北京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为75km,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中的京东大峡谷、东灵山等旅游景点没有在图例中显示,①正确;图中北京的朝阳区、海淀区等区域在图中显示,但图例中没有显示,②正确;北京市作为直辖市,区域内内的密云等城市等同于地级市级别的行政区划,排除③;北京作为北京市的省政府所在地,在图中有标注,排除④。综上所述,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指向标。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3、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站在图中H处最可能看到()A①B.②C.③D.④ 8.某校攀岩社同学计划于①处陡崖进行攀岩活动,为保安全,攀岩索应不短于()A.160米B.210米C.260米D.310米9.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A.B.C.D.【答案】7.B8.C9.D【解析】【7题详解】H到①④处有山峰或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AD错误;H到③处,海拔高处等高线稀疏,海拔低处等高线密集,为凸坡,不能通视,C错误;H到②处没有视线阻挡,可以通视,B正确。故选B。【8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4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可知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50---250m,为保安全,攀岩索应不短于26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由等高线图可知PQ一线最高海拔大于550m,由四个选项可知只有D选项最高海拔大于550m,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陡崖相对高度大于等于(n-1)×d,小于(n+1)×d(n为等高线条数,d为相对高度)。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修筑桥坝一体化工程拦蓄来水而成的人工湖,(下左图)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下右图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山峰与湖面的高差最大可能达()A.90米B.70米C.57米D.47米11.判断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A.拦截入湖泥沙B.调节河流水量C.筑坝形成湖泊D.美化周边环境12.左图中拦蓄来水成湖的桥坝一体化工程景观位于()A.甲处附近B.乙处附近C.丙处附近D.丁处附近【答案】10.B11.A12.B【解析】【10题详解】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布,1000米等高线与1077.1米的山峰中间隔了3个等高线,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米,图中芦林湖位于1000米至102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图中山峰为1077.1米,故山峰与湖面的高差应在57.1米至77.1米之间,题干要求选择最大高差,故B符合题意,ACD项错误。故选B。【1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溢流坝靠近位于河流入湖的位置,由于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有大量的泥沙,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以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A项正确;调节河流水量以及美化周边环境均不是溢流坝的主要功能,BD项错误;C项筑坝之前湖泊就已经形成了,C项错误。故选A。【12题详解】人工湖是在河道的某一段,由于人们的需要而建筑了堤坝,堤坝堵住来水,流水被蓄积起来,蓄积起来的水,构成人工湖泊。根据图示,丙丁河流流入湖泊,不能在此建坝阻挡河流流入,CD错误;乙处河流流出湖泊,在此处建坝阻挡河流流出,B正确;甲处没有河流,A错误。故选B。【点睛】水坝的作用:蓄水以补偿河水流量的变化;抬高上游水位以使水能够流入渠道,或增加“水头”即水库水面与下游河流水面的高差;蓄水和水头的产生使得大坝能够控制洪水、发电、为工农业和生活供水、通过稳定水流和淹没急流来改善河流航运,建坝的其他目的还包括水库养殖。休闲活动,如划船等。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A.①地和⑤地B.②地和⑥地C.③地和⑦地D.④地和⑥地14.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 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②地符合;⑥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①和⑤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且距主阵地远,不利于指挥全局,③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且⑧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②和⑥对,故本题选B。【14题详解】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①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度,坡度较陡,③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C正确,ABD错。故选C。【点睛】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导致无法通视。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日17时46分,神州十七号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历时约6.5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旅居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的李先生想看神州十七号发射的实况直播,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10月26日22:14B.10月25日21:14C.10月26日21:14D.10月25日22:1416.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A.10%B.37%C.63%D.90%17.神舟十七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至12月22日期间,成都市()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提前C.夜渐短,昼渐长D.正午建筑物影长变短【答案】15.D16.D17.B【解析】【15题详解】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加拿大渥太华(45°25'N,75°43'W)位于西五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且位于东八区西边,故当地时间为10月26日11时14分-13小时,为10月25日22:14,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20°E相差17小时46分,0时经线大约为西十区,从西十区向东到东十二区与北京时间为同一天,占全球的90%,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解】 神舟十七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2023年10月26日)至12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成都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成都市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南移期间,昼渐短、夜渐长,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提前,C错误,B正确;成都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直射点南移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正午建筑物影长变长,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渐长。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时间14点)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楼盘最可能位于()A.成都B.北京C.杭州D.哈尔滨19.该地该日昼长约()A.9小时B.10小时C.12小时D.13小时【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时间为14点,地方时晚1小时,因此该地在120°E经线以西15°,为105°E。成都经度在103°E左右,北京116°E,杭州119°E,洛阳112°E,因此最可能位于成都,A符合题意。故选A。【19题详解】由图可知,正午太阳光线与阳台的夹角为60°,地球自转速度为每小时15°,故该阳台上午得到光照的时间为4小时。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故下午太阳照射的时长为6小时。一天中上午日照时长等于下午日照时长,由此可知,阳台向西偏转30°,遮挡了上午阳台的2小时日照。故当天昼长为12小时,C正确。故选C。 【点睛】昼长=24-夜长=(12-日出时数)×2=(日落时数-12)×2=日落时数-日出时数图1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集热板倾角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以下各题。夏至日日出时间:4:43.夏至日日落时间:19:33.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34'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20.该小镇的位置在()A.(40°N,124°E)B.(40°N,118°E)C.(36°34′N,116°E)D.(36°34′N,4°E)21.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和太阳光垂直),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为()A.90°B.180°C.23°26′D.46°52′【答案】20.B21.D【解析】【20题详解】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4:43,日落时间19:33,可知该地昼长14小时50分,计算可得该地正午时,正午的北京时间为4:43+7小时25分,为12:08,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即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8分钟,经度相差2°,且该地时间比北京晚,位于北京以西,故当地经度为120°E-2°=118°E;由改进观测记录表可见,集热板倾角不同季节角度不同,可知其实为了和太阳光线相垂直,以达到最佳利用,则该倾角应与太阳高度角度互余,秋分日集热板倾角为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太阳高度为50°,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该地位于北半球,可求得当地纬度为40°N,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 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与太阳高度互余,则集热板一年中倾角最大时,应为太阳高度最小时,倾角最小时,应为太阳高度最大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90°-(40-23°26′),此时倾角为16°3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40+23°26′),此时倾角为63°26′,则一年中调整角度为63°26′-16°34′,为46°52′,(或理解为一年中调整角度和一年中太阳高度变化差值一致,变化值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为46°52′)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90°-(φ-23°26′)φ表示某地的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φ+23°26′),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φ-23°26′)]-[90°-(φ+23°26′)]=46°52′。因此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等于46°52′,不随纬度变化。某天文爱好者在同一地点连续3个月对太阳位置进行观测,记录了每月22日当地7时太阳位置并合成如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观测者选择的月份可能是()A.11、12、1B.3、4、5C.5、6、7D.8、9、1023.该地最可能位于()A.上海B.悉尼C.新加坡D.巴西利亚24.6月份,该地影子朝向正西的时刻约为当地时间()A.6:00B.9:00C.15:00D.18:00【答案】22.B23.A24.B【解析】【22题详解】每月22日7时应是日出前后,结合图示方向,从第一次至第三次,日出方位整体持续北移,且太阳高度渐大,表明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B正确。A选项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C项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先北移,后南移;D选项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故排除ACD三项,选B。【2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期间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而图示信息反映,同样为早晨7时,太阳的高度越来越高,表明该地昼渐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而悉尼和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期间昼长减短;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昼长变化不大。故选A。【24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昼长夜短。该地影子朝向正西,表明太阳在正东,应在日出前后,CD错。6月当地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但6点时太阳大致还在东北方位,影子朝向西南;对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而言,随着太阳高度升高,日出东北后,太阳继续向正东方、正南方(直射点以北的地区,12点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运行,大致9点前后运行至正东方,影子朝向正西,A错,B正确。故选B。【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抛物线形沙丘是一种固定、半固定的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不同,平面图像马蹄,又像一条抛物线。在特定情况下,抛物线形沙丘可以和新月形沙丘相互演变。下图为某地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促使图示地区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风力B.沙源C.植被D.地形26.在图示地区抛物线形沙丘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风为()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答案】25.C26.D【解析】【25题详解】植被作为沙障,能够改变沙丘表面侵蚀沉积结构,进而控制沙丘演化。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植被在翼角生长,阻碍翼角移动,导致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形沙丘转变,C正确,风力主要起到对沙粒的搬运作用,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影响,地形对沙丘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得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2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据图可知,该沙丘向东南凸出,翼角指向西南,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翡翠的岩石类型为图中()A.甲B.乙C.丙D.丁28.促进翡翠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图中的()A.①B.③C.④D.⑤【答案】27.B28.B【解析】【27题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重新结晶形成的,所以属于变质岩,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题详解】促进翡翠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高温高压引起的变质作用,图中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岩浆喷出;⑤为重熔再生作用;排除ACD。故选B。【点睛】岩石的转化: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在流水、冰川、大气、生物等各种地表营力的作用下,经表层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及固结成岩)可以重新形成沉积岩。地壳表层形成的沉积岩经构造运动的作用可卷入或埋藏到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当受到高温作用以至熔融时,可转变为岩浆。高温熔融态的岩浆侵入别的岩层或者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就会形成岩浆岩。侵入其他岩层冷却凝固的岩浆岩称为侵入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之后成为喷出岩。侵入岩和喷出岩是岩浆岩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地壳深处的变质岩及岩浆岩,经构造运动的抬升与表层地质作用的风化与剥蚀,又可上升并出露于地表,进而形成沉积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其中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的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戊→己→庚→辛B.辛→庚→己→戊→丁→丙→乙→甲C.辛→庚→己→戊→丙→丁→乙→甲D.辛→己→戊→丙→丁→庚→乙→甲30.图中的地质剖面图中,能反映的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有()①侵蚀作用②断层③变质作用④岩浆活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29.D30.B【解析】【29题详解】根据图中的岩层的位置,辛、己、戊、丙为沉积岩,下部老上部新,最早形成。丁与庚均为侵入岩层,丁岩层还包裹着一些来自丙层岩石的碎块,所以丁为侵入丙岩层的侵入岩,后岩浆侵入以上岩层,形成庚侵入岩。以上岩层被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上部依次形成沉积岩乙和甲。所以岩层由老至新的顺序是辛→己→戊→丙→丁→庚→乙→甲,D正确。故选:D。【30题详解】图中的地质剖面图中,有外力侵蚀形成的侵蚀面,能反映侵蚀作用,①正确;图中无断层分布,不能反映断层,②错误;图中无变质岩分布,不能反映变质作用,③错误;图中有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能反映岩浆活动,④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地质学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用以下方法判断:1.地层层序律:正常情况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平行分布。但是由于地质作用岩层可能发生褶皱甚至地层倒转,判断时需要排除。2.生物层序律:在含有化石的沉积岩中,生物结构越简单的岩石,形成时间越早,生物结构复杂、高级的岩石,形成时间晚。3.侵入岩可以根据岩脉的穿插关系判断:被冲断的岩石老,穿插其中的岩石新。某地质考察队对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新。完成下面小题。31.甲处属于() A.向斜谷B.向斜山C.背斜谷D.背斜山32.若在Y2处钻30米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1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25米B.35米C.45米D.65米【答案】31.A32.D【解析】【31题详解】由图中等高线与河流的分布可知,甲地为河流,海拔低于120米,为山谷地形,BD错误;根据材料信息"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形成年代比砾岩新”,可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甲地为年代较新的砂岩,两侧为年代较老的砾岩,岩层的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A正确,C错误。故选A。【32题详解】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规律可知,河流的右侧的等高线高度值为120m,故Y2的高度大于120小于140m,而Y1的高度为大于160小于180,故高度差为大于20小于60,而Y2处钻需要30m,故Y4处需要50-90m之间即可,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相对高差和相对高度是同一个概念,都是表示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差。它们与绝对高度(海拔高度)相对应,后者是指地面物体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列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34.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位于大洋海沟,板块相向运动处B.位于大洋中脊,板块相离运动处C.位于大洋中脊,板块相向运动处D.位于大洋海沟,板块相离运动处35.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答案】33.C34.B35.D【解析】【33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该岛中部为岩浆喷出岩,为玄武岩,C正确;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岩,排除A;石灰岩为沉积岩,排除B;大理岩为变质岩,排除D。故选C。【34题详解】苏特西岛位于冰岛附近,位于大西洋中部,属于大西洋中脊,大西洋的大洋中脊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两侧板块相离运动,B正确。排除ACD。故选B。【35题详解】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会使岛屿面积扩大,排除A;该岛属于生长边界,多火山喷发,会使海岛面积扩大,排除B;海平面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排除C;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海浪侵蚀,造成海岸线不断后移,D正确。故选D。【点睛】离散型边界,又称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相对),是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常见于洋中脊或洋隆,以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高热流和引张作用为特征。生长边界——板块张裂的地方可以在两种情况下出现:其一: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是在大洋中,那么要形成海岭。由于海底洋壳要比陆地陆壳要薄,所以岩浆涌出冷却形成海岭。如大西洋的中间由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形成了一个大洋中脊(海岭)。其二,如果板块张裂的地方在大陆上,那么要形成裂谷。由于陆壳比洋壳要厚所以很少有火山岩浆涌出。如东非大裂谷,由非洲南部的赞比西河口一直延伸到红海地中海,当然也有少量的火山,像乞力马扎罗山就是一个火山。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第Ⅱ卷共3个小题,共3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6.下图为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d、e为晨昏线与极圈的交点,a点为晨昏线的最南端。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2)若图示日期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则b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c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3)当d、e两点之间距离增大时,a点向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这时,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正午日影长度变________(填“长"或“短”)。(4)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5°时,d点(南极圈)所在纬度将会变________(大或小);地球上的五带中范围变大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范围变小的是________。【答案】36.(15°S,60°W)37.①.52.5°E②.172.5°W38.①.南②.减小③.长39.①.小②.热带③.寒带(南北寒带)④.温带(南北温带)【解析】【分析】该题以某日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问题,下设4个小问,涉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特征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阴影部分为黑夜,75°S以南出现白昼,此时太阳直射15°S,根据图中所示昼夜分布,也得中央0:00所在经线为120°E,则12:00所在经线为60°W,则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S,60°W)。【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b、c两地所在纬线的夜长为9小时,根据时区时差计算公式为,当地时间=已知时间所在经度-相差时间*15°/h,则b的当地时间=120°E-9/2*15°=52.5°E,c的当地时间=120°E+9/2*15°=172.5°W。【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d、e两点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代表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向南极点移动,故为向南移动;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故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日影长度增长。【小问4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黄赤交角变为25°时,回归线纬度值会增大,极圈的纬度值将变小,因此五带中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小。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那木拉错(拉姆拉错)又名琼果杰神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曲科杰丛山之中。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质剖面示意图。(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那木拉错的形成过程。(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3)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该地区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答案】37.背斜谷(或谷地、沟谷、山谷)①该地发育断层,②该地为背斜顶部受张力,③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地势低洼的谷地(背斜谷);④来自周边地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不断汇入谷地,积水成湖。38.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该县年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39.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②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该处无断层发育,地质结构稳定。【解析】【分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和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构造地貌、地貌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的应用、山地对公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而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是背斜、向斜、断层构造等,其判断主要根据岩层变形或变位形态。由图中那木拉错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岩层上拱,其为背斜构造;从地表形态看,那木拉错呈下凹形态,为谷地,因此该构造地貌为背斜谷。由以上分析结合图示可知,那木拉错构造地貌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和断层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导致地势低洼,形成谷地,谷地海拔较低,能够汇集周围的降水、冰雪融水,进而形成高原湖泊。 【小问2详解】本题分别要对山高、谷深进行解释。墨脱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山高主要是因为内力作用,该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经历造山运动,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并且在地壳的抬升过程中,使该地区的地势起伏、高差加大,由于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冰川融水量较大,地表受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一是考虑防水,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流,隧道内不会有积水;二是考虑建筑安全,拱形构造相对来讲受力较强,不易出现塌方事故。故背斜构造处适合修建隧道。根据图片,多雄拉所在位置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该处岩层是天然的拱形,地质结构稳定;背斜处不易储水,容易保持隧道内的干燥,因此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3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红石滩”是橘色藻生长于岩石表面形成的生态景观。橘色藻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要求空气洁净,喜低温潮湿,只能生长在原生石块表面(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的石块)。四川西部贡嘎山地区冰川作用强烈,夏季泥石流多发,加上前几年修路,红石景观非常典型。材料二:海螺沟冰川(2850米)位于贡嘎山东坡,海螺沟的冰川谷地左右岸发育有巨大羊背石。羊背石是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类似羊背。冰川移动经过地表岩石时,对底床进行磨蚀或拔蚀,从而使羊背石两侧不对称。下列左图为四川省贡嘎山附近的红石滩分布图,右图为羊背石景观示意图。(1)从地形角度,描述图示地区红石滩的分布特点。(2)分析贡嘎山地区红石景观典型的原因。 (3)描述羊背石的形态特点并说明其成因。【答案】38.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沟谷(或山谷、河谷)地区。39.受冰川影响,冰碛物多(或地表破碎岩石多);因夏季冰川融化(且降水多),泥石流频发,原生石块多;修路破坏山体,裸露的岩石多。沟谷(或山谷、河谷)地区,多云雾或降水,较为潮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利于橘色藻生长。山区人类活动少,空气洁净。40.羊背石两侧不对称,缓坡(或较光滑的坡)为迎冰坡,以冰川磨蚀作用为主;陡坡(或有阶梯状或岩石破碎的坡)为背冰坡,以冰川拔蚀作用为主。【解析】【分析】本题以四川贡嘎山附近“红石滩”景观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点、自然景观的形成、旅游活动对景观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据图示的红石滩分布区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红石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2000~4000米)的地区,红石滩相邻地区地势较高,所以分布在沟谷地区。【小问2详解】四川西部贡嘎山地区冰川作用强烈,受冰川侵蚀、堆积作用影响,冰碛物多,地表破碎岩石多;因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较多,且当地夏季降水多,导致泥石流频发,原生石块多;当地修路破坏山体,破坏植被,裸露的岩石多。橘色藻生长要求空气洁净,喜低温潮湿,只能生长在原生石块表面,在沟谷(或山谷、河谷)地区,地形封闭,多云雾或降水,空气较为潮湿;贡嘎山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利于橘色藻生长;该地山区人类活动少,空气洁净,适合橘色藻生长。【小问3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