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

ID:8361505

大小:7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05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_第1页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_第2页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_第3页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_第4页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方言史与历史比较法一迄今为止,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成绩并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汉语史观遮挡了人们的研究视线。高本汉用历史比较法研究中原地区的中古汉语,取得很大的成功。这种成功影响到整整一代汉语方言学者的研究方向。他们对汉语方言作历史研究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与《切韵》音系相联系。例如,‘下雨’在福州话中说tuNy,为了考定第一个语素,首先要把它与福州话中各中古音类的读音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它属于桓魂唐阳江五韵中的上声或去声字。以后再把它与其他方言进行比较,例如顺昌话这个语素读tゴ),而桓

2、魂韵读uE),于是排除了是桓魂韵的可能。经过这样筛选,最后把这个语素定为定母唐韵字。这种方法显然隐含着这么一个假定:方言字的读音必须与《切韵》音系对应,而且只对应于《切韵》中的同一个音。不管人们是否认为《切韵》所代表的方言就是各地方言的母语,上述的研究方法实质上就是作这样的肯定。但是我们相信,很少有人会认为各地的方言在《切韵》以后才形成。如果方言中的某个方言词在《切韵》以前就已经存在,那么一定要认为它与《切韵》音系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关系,就失去了理论上的根据。用这种汉语史观去研究汉语方言史必定会碰到很多麻烦。就拿

3、刚才讨论的福州话的tuN来说,它在顺昌虽然读同唐韵不读桓魂韵,但是同是闽东话的苍南蛮话读dP),只能是桓魂韵,蛮话的唐韵是(潘悟云1993)。这个语素也出现于闽北、闽中方言。唐韵在建瓯、洋墩、石陂、建阳、崇安都读-N,在永安、三元读-Am,沙县读aN,与这个语素的读音都不相符,符合这个语素读音的倒是这些方言中的桓韵读法(陈章太、李如龙1991)。吴语的温州、处州片与闽东话的关系非常密切(潘悟云1994),在这两个地区,这个词也只读桓魂韵,而不读唐韵。这个词在邵武读ton,桓韵,邵武的唐韵则读-oN。于是就出现了

4、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顺昌读唐韵的字,在其他方言中则读桓韵。按以往的汉语史观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讨论了以下两个词在吴语中的表现形式以后,则可以断定方音与《切韵》音系间的非严格对应关系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一个例子,‘人’在吴语中有这么一些说法。1、几乎所有的北部吴语都读日母真韵,就是‘人’字,与官话方言同。2、金华地区和丽衢片的许多方言读泥母通摄一等,与‘农’同音。3、丽衢片的部分方言与整个温州片读泥母登韵,与‘能’同音。3、苍南金乡和宁波地区的一些郊县读泥(日)母通摄三等;4、嵊县长乐话读泥母唐韵。第二个

5、例子,‘女儿’一词在各地吴语有这么一些说法。1、大部分的北部吴语读泥母桓韵,音同‘暖’。2、缙云、松阳、遂昌、龙泉、温州、瑞安、平阳、永嘉、乐清、文成等地或为单音节词,读泥母佳韵;或者后头还带一个‘儿’尾。3、湖州、嘉兴、德清、桐乡、余杭、安吉、富阳、临海、仙居、天台、衢州、开化、常山等地或者为单音节词,读泥母麻韵,或者后头还带一个‘儿’尾。4、金华、永康、宣平、江山、象山、宁海、三门、黄岩等地为单音节词,读寒韵。5、丽水为单音节词,读唐韵。6、汤溪、庆元、青田、云和、景宁等地也为单音节词,读耕韵。4、宜兴、丹

6、阳、靖江、江阴、杭州说‘女儿’,其中的‘女’泥母鱼韵,与《切韵》同。按以往方言史的研究方法,这些与《切韵》的不同音类相对应的方言词只能有不同语素的来源。所以,温州、丽水一带读如‘能’的‘人’义词,从来没有人记作‘侬’。钱曾怡(1982)把长乐话的‘谁’记作‘哪侬’,但是‘人’义的nA)N则用方框代表,说明本字不明,原因就是它对应于《切韵》的泥母唐韵,与‘侬’不同音。‘女儿’一词在丽水与‘当’同音,温州与‘奶儿’同音,所以傅国通等(1992)把丽水唐韵的‘女儿’写作‘女当’,温州的‘女儿’写作‘奶儿’,显然是认为

7、与《切韵》中泥母鱼韵的‘女’字毫无关系。但是,像‘人’‘女儿’这些极普通的词,在同一个吴语中难道真的会有这么多的不同来源吗?同在龙游县,县城读‘人’如‘农’noN,湖镇却读如‘能’n«N。同是丽水地区,‘女儿’在丽水读/noN,唐韵;丽水西邻的缙云读n,佳韵;丽水东邻的青田则读nE,耕韵。在这么小的地理区域内,如果认为这么常用的词竟来自不同的语素,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所以,我们对方言作历史研究的时候,在方法上就而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死死抱住《切韵》《集韵》不放,结果必定会割断许多历史联系,一部汉语方言史也就没有

8、什么话可说了;要么对传统的方法作出修正和补充,在新方法、新史观下为汉语方言史寻找新的出路。二前个世纪印欧历史语言学的基本方法是历史比较法,其理论基石就是新语法学派假设。这种语言史观认为从同一个母语分化出来的许多语言各自发展,互不影响。语音的变化只受语音条件的制约,所以在相同语音条件下音变无例外。随着历史语言学的深入发展,以往的理论、方法和语言史观必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王士元教授的词汇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