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8060

大小:2.4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1-22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5届高二(上)半期考试地理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客观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①、②、③、④四处中,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的是()A.①B.②C.③D.④2.若台风西移,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变化是是()A.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东南风转为西北风C.西北风转为东南风D.西南风转为东北风【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等压线越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观察“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③处等压线最密集,③处风力最大,受台风影响,出现狂风暴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 在北半球,气旋(低压系统)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周边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流入,②处在气旋的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当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转为东南风,故选C。【点睛】在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定地转偏向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在高空还是近地面,若是近地面,受到3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内陆湖泊三角洲是内陆河流注入湖泊时形成的三角洲。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湖泊三角洲示意图,气候变化对图示区域三角洲和滨浅湖变化影响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内陆湖泊三角洲的特征是()A.面积季节变化小B.前缘颗粒物粗大C.沉积物厚度极小D.沉积物分层明显4.形成图示内陆湖泊三角洲的河流()①上游降水多,侧蚀作用强②上游落差大,下蚀作用强③中游河谷展宽,河水搬运能力增强④下游受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泥沙堆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5.从长期来看,受气候变暖影响,图示滨浅湖()A.面积将大幅增加B.湖水盐度将增加C.下渗量将增加D.净化能力将增强【答案】3.D4.C5.B【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为西北地区某内陆湖泊三角洲,降水季节变化大,故面积季节变化大,A错误;河流含沙量大,沉积物厚度极大,C错误;由于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沉积物由粗变细,分层明显,前缘颗粒物细小,D正确,B错误;故选D。 【4题详解】图示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大,下蚀作用强,侧蚀作用弱,②正确,①错误;内陆湖泊三角洲中游下蚀较强,侧蚀较弱,河谷较窄,③错误;河流入湖口受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④正确,故选C。5题详解】读图可知,滨浅湖的湖水主要通过蒸发排出,受气候变暖影响,蒸发量增大,面积将减小,湖水盐度将增加,B正确,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下渗量影响小,C错误;湖泊面积减小,净化能力将减弱,D错误;故选B。【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根据我国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高于0.5℃/低于-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下图为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南方NINO3.4指数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2022年下列洋流势力呈减弱趋势的是()A.秘鲁寒流B.东澳大利亚暖流C.南赤道暖流D.赤道逆流7.若2023年10~12月NINO3.4指数保持图示趋势,则()A.我国出现“冷冬”B.澳大利亚东部洪灾增强C.沃克环流减弱D.秘鲁沿海旱灾加剧【答案】6.D7.C【解析】【6题详解】读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南方NINO3.4指数变化情况图可知,2022年南方NINO3.4指数全年低于-0.5℃,即出现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势力增强,南赤道暖流势力增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强、赤道逆流减弱,东岸海水上涌增加、海水温度持续降低,秘鲁寒流势力增强,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若2023年10~12月NINO3.4指数保持图示趋势则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沃克环流减弱,秘鲁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发,C正确、D错误;东澳大利亚干旱严重,作物减产,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冬季风较弱,易出现暖冬,A错误。故选C。【点睛】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称为沃克环流。厄尔尼诺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岩石碎块,称为捕掳体;早期形成的岩层(石)发生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剥蚀,后期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新的岩层,上下岩层(石)之间的面称为不整合面。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有岩石中存在捕掳体,且甲乙下部存在一个不整合面。完成下面小题。8.下面属于捕掳体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不整合面形成前后的地质过程是()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岩浆侵入-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答案】8.C9.B【解析】【8题详解】 岩浆侵入过程中所捕获的岩石碎块,称为捕掳体,丙处为页岩被花岗岩包裹,花岗岩属于侵入性岩浆岩,说明其为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捕掳体。甲乙地区表示页岩、花岗岩受侵蚀后被砾岩包围,丁是未被侵入的页岩。故选C。【9题详解】沉积作用形成页岩;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不整合面形成前发生长时间剥蚀,是因为地壳的抬升使页岩和花岗岩造成了岩层的剥蚀,后期由于地壳的下沉,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新的岩层,上下岩层之间形成不整合面,综上分析选B。【点睛】地质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是构造运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下图1中泰国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烧荒的方法将作物秸秆和杂草覆盖的土地清理成可耕种的土地。烧荒时机主要在旱季后期。下图2示意越南岘港降水统计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0.烧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A.12-1月B.3-4月C.6-7月D.9-10月11.岘港雨季主要受()A东南季风影响B.西南季风影响C.西北季风影响D.东北季风影响【答案】10.B11.D【解析】【10题详解】读图2可知,越南岘港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至次年1月,3-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烧荒时机主要在旱季后期,因此烧荒的时间主要集中于3-4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岘港位于中南半岛,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交替控制,AC错误;岘港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面向海洋,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西南季风并不能给该地带来大量降水,B错误;东北季风从海洋方向吹来,挟带大量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因此岘港雨季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D正确。故选D。【点睛】中南半岛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日北京时间12:30在学校附近拍下一张“白墙树影”的照片,此时树干影子刚好与东西向白墙垂直。1小时后该小组再次来到此地进行第二次观察。完成下面小题。12该学校最可能位于()A.哈尔滨(130°E)B.北京(116°E)C.西宁(101°E)D.太原(112°E)13.该小组发现,第二次观察到的墙面树影较第一次的()A.东移且缩短B.西移且缩短C.东移且变长D.西移且变长【答案】12.D13.C【解析】【12题详解】此照片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12:30,树干影子与东西向白墙垂直,说明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当地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30分钟,应位于120°E以西7.5°,由此可以计算出当地的经度为112.5°E,结合选项判断该学校最可能位于太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1小时后,当地时间由正午转为午后,太阳视运动位置偏西,所以墙面树影东移;太阳高度角变小,所以墙面树影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的东边先看到太阳,即东边的时刻较早。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时刻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为方便生产生活,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汾河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干流由北向南穿过山西省,最终汇入黄河。汾河入黄口湿地指汾河入黄段和黄河形成的自然冲积湿地。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月份汾河入黄口湿地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箭头示意水体间补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甲、乙分别表示的月份和甲示意的水体补给关系是()A.3月、8月河流补给湿地B.3月、8月湿地补给河流C.8月、3月河流补给湿地D.8月、3月湿地补给河流15.汾河入黄口湿地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A.冰川融水B.积雪融水C.黄河水D.汾河水【答案】14.C15.C【解析】【14题详解】根据两个不同月份汾河入黄口湿地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甲图是黄河水和汾河水补给湿地,黄河中游和汾河的汛期在7-9月,汛期河流水位高,主要是河水补给湿地,乙图是湿地补给黄河水和汾河水,旱季河流水位较低,接受地下水补给。8月是该区域河流汛期,3月是旱季。综上可知,C项正确。故选C。【15题详解】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大气降水补给的比重小,A项错误;该区域降雪较少,积雪融水补给有限,B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汾河河床在天然地形上整体低于黄河河床,大部分时期黄河水补给湿地,因此该湿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黄河水,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补给类型包括雨水补给,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和湖泊水补给,不同的地区,河流补给类型有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共同作用于该河流补给,根据该河流所处地理位置判断主要补给类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台湾省基隆市中学生小明暑假期间跟随当地研学团对家乡和周边海域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图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绘制的基隆东部及其附近海域地形剖面和岩层分布图。 (1)指出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丁处的构造地貌。(2)简述丙岛屿形成的过程。(3)简述A地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答案】(1)乙处地质构造类型:向斜。丁处构造地貌:海沟。(2)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做相向运动产生挤压;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块受挤压作用剧烈抬升,部分地区高出海面,形成岛屿和山地。(3)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岩层破碎;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解析】【分析】本题以基隆东部及其附近海域地形剖面和岩层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构造地貌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知乙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丁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区,且属于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故在丁处形成的构造地貌是海沟。【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丙岛处在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挤压碰撞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使得亚欧板块受挤压作用剧烈抬升,部分地区高出海面,形成岛屿和山地。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A处的岩层向上拱起,属于背斜构造,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点睛】背斜和向斜的判读方法如下:一是根据岩层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二是结合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那利群岛是非洲西北部的火山群岛。兰萨罗特岛是其七大岛之一,岛屿内部火山众多,气候干旱,部分季节多海雾,沿岸渔业资源丰富。下图为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图。(1)分析加那利群岛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2)分析兰萨罗特岛多海雾的季节以及原因。(3)推测兰萨罗特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答案】(1)该群岛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沿岸有(加那利)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明显。(2)夏季。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海区,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经过沿岸寒流的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使雾不易扩散。(3)该海域部分月份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汛现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加那利群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成因、海雾形成季节和时间、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图可知,该群岛地处副热带海区,判断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地区,起到了减湿作用。【小问2详解】根据加那利群岛附近海域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热量条件好,海水蒸发旺盛,给海雾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沿岸寒流起到降温作用,使水汽经过洋面时受冷凝结成雾。夏季时,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形成的海雾扩散,所以兰萨罗特岛多海雾的季节为夏季。【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气压带风带北移时,该海域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即离岸风,导致沿岸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进而深层的冷海水上泛,并将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给表层的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使得鱼类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这里有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其湖面海拔774米,湖岸四周是高崖峭壁,湖泊深度和储水量皆位居世界第二。某科考队选择某年9月28日到12月22日赴该地坦噶尼喀湖附近考察。(1)结合材料,描述科考队考察期间坦噶尼喀湖附近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过程。(2)说出该地主要植被类型,说明考察期间的景观特点和成因。有学者指出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3)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试从板块构造或气候变化的角度阐述理由。【答案】18.昼渐长夜渐短,12月22日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到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然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19.热带草原。景观特点:植被繁茂,草木葱绿。成因:纬度低,气温高;考察期间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多。20.同意。该湖泊位于东非大裂谷,属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随着板块张裂,海水可能涌入,成为新生海洋的一部分。或不同意。受全球变暖影响,短期内湖面可能萎缩;但该湖泊深度较深、储水量巨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板块运动时间漫长,湖泊短期内不会消失。【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东非地区科学考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自然带、气候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考队选择在9月28日到12月22日到该地坦噶尼喀湖考查,坦噶尼喀湖位于赤道附近但位于赤道以南,9月28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因此该地区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到12月22日,该地昼达到最长夜达到最短。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直射该地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然后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渐变小,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考察队主要在东非大裂谷附近进行考察,该区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考察队在9月28日至12月22日期间到此考察,而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考察地区位于南半球,考察期间该地区昼渐长,夜渐短,说明该地区逐渐进入夏季;而该地区热带草原距离赤道较近,故其纬度低、气温高;而且此时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形成湿季,降水较多,使该热带草原地区的景观特点是植被繁茂,草木葱绿。【小问3详解】本题同意或不同意都可,但需要先说明是否同意再说明理由。若回答同意,则从坦噶尼喀湖未来可能消失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可知,湖泊处于东非大裂谷带,位于属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上,随着板块的不断张裂,东非大裂谷会不断扩大,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后,随着东非大裂谷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后,海水会不断的涌入,成为新生海洋的一部分,最终演变为海洋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该湖泊会消失;反之若不同意,主要理由是:即使受全球变暖影响,短期内湖面可能萎缩,但不会完全干涸;该湖泊深度大,储水量巨大,水量丰富,而且湖泊流域内年降水总量也较大,对湖泊补给量大;板块运动是一个非常缓慢且历时非常长的过程,所以短期内该湖泊不会消失。19.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的左侧用箭头画出风带的风向。(2)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其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3)图中①气候的特点是____; ②气候的成因是____;③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④处植被类型为____;⑤地气候成因是____;此季节盛行____风。(4)澳大利亚大陆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减少,其中澳大利亚北部____月份(1、7)多雨。【答案】19.20.①.冬②.副热带高压带21.①.全年温和湿润②.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③.终年炎热干燥④.热带雨林⑤.海陆热力差异⑥.西北22.1【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 图中风带由北向南依次是极地东风带(东北风)、盛行西风带(西南风)、东北信风带(东北风)、东南信风带(东南风)、盛行西风带(西北风)。【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北半球冬季偏南。据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故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甲气压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常年温和多雨;②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④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是:来自印度洋面的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降水;携带暖湿气流的东南信风遇到马达加斯加岛中部的高山的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马达加斯加暖流从东岸流过,对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⑤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季风环流,此时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小问4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