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

ID:8527940

大小:2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3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_第1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_第2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_第3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_第4页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案例1、自汗岳美中医案:李某某,男,40岁,1972年6月11日就诊。患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脉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因投以仲景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4剂,自汗止。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岳美中医案集》1978:148)按语:本案项汗淋漓,心阳虚弱,阳不外固,故以桂枝甘草汤温补心阳治本,加龙骨、牡蛎固涩止汗以治标。2、心悸刘渡舟医案

2、: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术。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其脉弦缓,按之无力。其舌淡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乃书: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凡3剂而病愈。(《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29)按语:《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离宫火衰,神气浮越,故病心悸而神不安宁。方以桂枝、甘草温振心阳,龙骨、牡蛎潜镇心神,标本同治,三投而愈。3、眼肌痉挛郝文轩医案:李某,女,30岁,1986年2月15日诊。左眼睑跳动,三月不愈,

3、西医诊为眼肌痉挛,治而乏效。舌质正常,无苔,脉细而数,神情烦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润。自云病后服蚂蚁、全蝎等药反益剧,此虚风妄动也。宜静以制动,施以龙牡,今反以虫类搜之,其气益张,无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龙牡汤,复阳宁风,并加白附子引入头面,2剂而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1):30)按语:本案眼肌痉挛见烦躁、脉细数等症,为虚阳内扰生风之象,“风胜则动”,故用桂甘龙牡汤温复潜镇,阳立风息而动自止。4、不寐(神经衰弱)周某某,男性,48岁,1982年9月11日初诊。因解决纠纷被恐吓,以致终日神疲头

4、昏,心悸,整夜不寐,已2个月余。目前纳少,困倦,乏力,两便尚可,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脉稍数无力。治以:桂枝10g,甘草10g,龙骨40g,牡蛎40g,茯神10g,枣仁10g。嘱进3剂。次诊:药后症状改善,心悸已少,每夜可睡4小时以上,由于夜能入眠,故精神较振,纳亦较有味。舌正红.苔薄,脉和缓,药已对证,再进前方5剂。三诊:药后症已消失,仍按上方取药5剂收功。5、惊悸殷某某,女,28岁。患者心悸善惊,稍劳则惕惕而动,并喜手按其胸,时有虚烦,已二年之久。近一年来上证增重,日轻夜重,睡眠后惊悸而醒。

5、神志迟呆,记忆力锐减,失眠,自汗,胃纳不佳,手足易次。曾多次用西药调治及服用中药安神养血之品不效。就诊时病情日渐加重,且常恐惧不安,天黑后一人不敢外出,在室中常幻听到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如无人伴随时,呼唤之声越来越大,惊惕更甚,以致每晚不敢独自在家,诊脉细而弱。考虑为心阳虚衰所致,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剂。服后自觉心悸善惊大有好转。又连服5剂,诸证悉愈。后宗此方配制丸药服一月之久,以后概未复发。(《经方发挥》)6、癫症(精神分裂症)刘某某,男性,21岁,学生,1979年5月18日初诊。1978年入大学后因功

6、课紧张致夜不能眠,继之终日若有所思,神疲痴呆,时有单独发笑,动作重复,怕见人,畏上街,好照镜子,幻听幻想,默默不语,已4周余,学院校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治罔效,动员休学治疗。目前纳少,眠差,两便尚可,神志痴呆,低头不语,舌正红,苔薄白,脉弦无力。拟诊为忧思太过,导致心气不足,心神浮越,故时有惊恐幻听幻想、神呆等现象,治当助心神,镇惊安神,药用:桂枝10g,甘草6g,龙骨40g,牡蛎40g,紫石英60g,生白芍10g。嘱进7剂。次诊:药进3剂,症状初感好转。7剂尽后夜眠渐安,动作重复显少,幻听幻想亦减,纳食

7、尚可,两便如平,神志较前明显好转,问诊可以对答,但不流利,舌正红,苔薄白,脉弦而无力。仍蹈前方,再进7剂。三诊:药后症状次第消失,眠食俱佳,基本如平人,遂嘱在家安心休养,继续治疗,守上方连进60余剂,症状未发。按:癫症痛者,多为痰火.治当化痰泻火平肝为主。本例痴呆默默不语,舌正红,苔薄白.脉弦无力.无热证现象,故拟为心气不足,神不守舍.治当温心阳,益心气,取桂枝入心助阳,以正其主,甘草补养心气,龙骨、牡蛎安神镇惊。近几年来国外报道,日本用本方治疗此类病人,收效甚佳。7、遗精王某,男性,未婚,1987年9月3

8、1日初诊。神疲体倦,常有心悸,胃纳不振,睡眠浅,多梦,每隔3~5天遗精1次,历时已年余。因婚期临近,十分着急。现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形寒,舌正红,苔薄白,脉弦无力。治拟:桂枝10g,甘草6g,龙骨30g,牡蛎30g,太子参l5g,五味子10g,金樱子30g。7剂。并嘱静养。次诊:自述因路途遥远,即按方服用3周,药进20余剂.症状已见好转,3周来只遗精3次,精神较振,纳较前有味,舌正红,苔薄白,脉弦缓。仍用前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