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ID:8557765

大小:3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1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1页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2页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3页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4页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家庭承包制度框架下,土地产权结构包括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所有权是土地权利的基础,承包权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衍生来的权利,使用权是在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形成的权利,集合着多种权利。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使用权的流转,也就是说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如果农村土地能够有效流转起来,将大幅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为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农业提供发展空间。但是目前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土地难以公平、公正和有序的进行流

2、转。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要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同时特别强调,有一个前提必须要坚持:农户在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由此可见,保障农民权利问题,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关键。法律在土地流转方面起到的作用是调控经济,对土地实行合理配置与规划,提高土地生产率,推动整个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因而要重点完善与规范土地流转中有关保障农民权利的法律制度,才能有效地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表现中央政府鼓励农村

3、土地流转的目的是要通过农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发展规模经营和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部门收益,使农民增加收入,缓解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看成是解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土地瓶颈的新途径、增加政府土地财政的新渠道。由于中央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政策,地方的建设用地指标急剧减少,地方政府把目光指向农民的宅基地和农村的集体非农用地,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搞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在利益驱使下坠落为土地违法犯罪案件的主体。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以推进城镇化和农业规模经营之名,仿效国家征地,采取以土地承包经

4、营权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住房方式,迫使农民放弃土地;有的地方政府在幕后非法对土地流转进行操控,强制农民低价将土地流转给一些涉农企业;有的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实施土地兼并,对规模进行片面追求,并以各种名义卖给利益需要的企业;有的地方政府还针对土地交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免收投资企业的土地出让金。总之,地方政府出于土地财政的目的,进行恶性竞争,征占农民过多土地、给予被征地农民的补偿过少,让农民大量变成了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农民。也使农村土地价格出现不正常的攀升或者下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地市场秩序。二、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法

5、律原因分析土地财政只是地方政府通过征地侵害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土地权益的经济动力,并不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根源。真正根源是和土地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成熟,造成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和所有权的灭失。目前我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2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200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2008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称决

6、定)和2008年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下文称通知)。所有这些有关土地的法律在涉及农村土地流转条款上相对比较笼统,未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细节问题做详细阐述,尤其是土地的产权内容、界限、调节各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上都没有太细化的可操作性条款。(一)有关农民权益受损的宪法缺陷1.现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法理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农村集体土地是国家公共财产,是农

7、民集体财产,理应受到宪法和相关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包括国家不得凌驾于宪法与相关法律之上进行侵占或者破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该条规定明确了土地的所有者主体只有两类,一是国家,另一类是农民集体。据此推断,若国家因发展需要,开发利用国有土

8、地时不涉及土地征收,而国家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农民集体土地时才会产生征收问题。即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收,国家征收后,农民集体丧失土地所有权。既然宪法第十二条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