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ID:860251

大小:882.03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09-21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_第4页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设计时间32设计目的33设计任务34设计内容34.1需求分析44.1.1.数据分析44.1.2.功能分析44.2系统设计44.2.1概念结构设计44.2.2逻辑结构设计84.2.3物理结构设计表94.3系统实施114.3.1数据库实现114.3.2数据载入154.4运行与测试174.4.1运行与测试174.4.2分析215总结与展望21参考文献23成绩评定(与参考文献在一页)241设计时间17周(2011年12月19~2011年12月25日)2设计目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性练习,是软件工

2、程专业必要的集中实践环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此次课程设计也为同学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具体工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设计任务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其系统概述为:研究生招生信息的管理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考生报名,第二阶段是考生成绩统计,第三阶段是录取情况统计。第一阶段,每个考生需要填写一张表,表的内容要

3、包括自己的简历及报考情况。这些信息会作为考生档案由招生人员保管,并应用于其他统计工作阶段。第二阶段,对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当考生成绩都公布之后,将把每个考生的各科成绩汇总起来,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同时统计出各科的及格率、不及格率及各分数段的考生人数来,由此来分析本年考生的质量和水平。第三阶段,进行录取后的统计。当录取名单确定之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本年的录取情况,如统计录取生的成绩、年龄、来源等情况,并进行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的比较等。由此获得本年研究生的录取情况。4设计内容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各个阶段的主要功能生成相关表:一考生报名阶段:每个考生

4、都要将自己的简历和报考情况填入一张表中。这些信息将作为每个考生的档案,由招生人员管理,后两个阶段的统计工作要用到这些档案。二考生成绩统计阶段:对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当考生成绩都评出之后,招生人员将把每个考生的各科成绩汇总起来,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同时统计出各科的及格率、不及格率及各分数段的考生人数来,由此来分析本年考生的质量和水平。三录取情况统计阶段:进行录取后的统计。当录取名单确定之后,招生人员要进行统计、分析本年的录取情况,如统计录取生的成绩、年龄、来源等情况,并进行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的比较等。由此获得本年研究生的录取情况。4.1需求分析4.1.1

5、.数据分析(1)建立考生信息档案表,内容包括:考号、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是否应届、学力、来源、报考专业、报考类别。(2)建立考生成绩统计表,内容包括:考号、姓名、政治、外语、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科目。(3)建立录取名单表,内容包括:考号、录取单位、复试科目、复试成绩。(4)建立录取情况分析表,内容包括: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内招生数、计划外招生数。4.1.2.功能分析(1)考生档案录入(2)考生成绩录入(3)成绩汇总管理(总分,平均分,及格率等)(4)录入管理4.2系统设计4.2.1概念结构设计E-R图是分为两部分实体和属性,每个实体可

6、以有多个属性,这些属性用来表示实体的性质。不同实体之间可以用关系进行连接,表明各个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一对一的关系(1:1),一对多的关系(1:N)和多对多的关系(N:M)。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E-R图以及各个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姓名学历来源考号年龄性别报考类型是否应届报考专业政治面貌考生考生档案填写图A不及格率及格率平均分总分考试专业基础科目外语政治考号姓名专业科目基础科目考生成绩考生汇总统计图B成绩年龄录取情况来源复试考试录取单位考号统计比较录取名单复试科目图C专业字典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内招生数计划内招生数图D考

7、生填写考生档案姓名性别来源学历年龄政治面貌报考专业报考类别是否应届管理录取名单考号复试科目录取单位复试成绩比较专业字典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内招生数计划外招生数考试统计考生成绩外语考号政治姓名专业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基础科目考号由图ABCD组成的总E-R图4.2.2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从此开始便进入了“实现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具体的DBMS的性能、具体的数据模型特点。由E-R图所表示的概念模型可以转换成任何一种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本次课程设计只讨论关

8、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问题,所以只介绍E-R图如何向关系模型进行转换。关系模型的逻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