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

ID:8713600

大小:9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5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6-高一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2010——2011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150分钟校对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莅(wèi)临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B、呻吟(yín)潜(qiǎn)能泪下沾襟(jīn)阳光明媚(mèi)C、凌侮(wǔ)游说(shuì)婆娑(suō)起舞豁(huò)然开朗D、翌

2、(yì)年踌躇(zhú)重创(chuàng)敌军妄自菲(fěi)薄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百舸   为其不远   山青水秀   短小精悍B、寥廓   橫七竖八   真知灼见   叱咤风云C、颓圮   博闻强记   委糜不振   不能自己D、桀骜   长歌当哭   相辅相成   绿草如茵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这是考察船出航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气象条件,海面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船体摇摆得十分厉害。B、恐怕还是由于参赛辩手广见博识,才高八斗,才会有赛场上的口若悬河、妙语如珠。C、该厂落实了减员增效的

3、方案后,立见成果,当月即实现扭亏为盈,收到了急功近利之效。D、他再三嘱我给你带好,可一见你面我高兴得什么都忘了,竟把这耳提面命也丢到了脑后。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卓别林完成他的电影《独裁者》后,一出版商要求卓别林给他25000美元的转让费,理由是电影借用了他《独裁者》一书的书名。B、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人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这话说得未免夸大。C、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山茶、兰花、芍药、桃花……等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一起挤到了广州的迎春花市。D、第一,对敌人要狠,

4、要压倒他,要消灭他;第二,对自己人、对人民、对长官、对部下要和,要团结:这是我们军队一向的方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C、历史已经证明,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促进和保护人权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D、和传统的书法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性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

5、是()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阴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森,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A、⑤④①②③B、⑤③②④①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⑤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

6、。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乏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实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昌盛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

7、,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

8、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