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

ID:8734587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6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检测试题10-高一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原五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命题:牛俐鱼王俊芳柳玉芝任素英宋为烜张雯校题:牛俐鱼王俊芳柳玉芝任素英宋为烜张雯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4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打造多元的中国年叶春生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不管是以冬至为岁首,还是以立春为岁首,都是从农事季节方面考虑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在立春之日迎土牛、祭勾芒神、观拗春童、鞭春等,都是为了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人寿物丰。春节也是一年农事告一段落、秋收冬藏之后的节日。农夫辛劳一年,稍事休整,娱乐庆丰,感谢大自然的恩赐。这期间的一切民俗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大主题进行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农业

2、生产的丰歉依然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农耕文化的层面上。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中下层人士(即便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沿海大城市,文化精英也是少数),大部分人对农耕文明的习俗还是十分尊崇的。就说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吧,流传了一千多年,十几年前许多大中城市开始禁放,但广大农村依然如故。不少城市禁而不绝,于是开禁,由禁放改为“限放”,不少城市跟着效仿。春节放假的问题也是一样,人大代表反复呼吁,春节放假从除夕开始。因为春节许多活动是从除夕开始的,迎神祭祖大部分在除夕进行,年夜饭要准备,还有许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如扫尘、蒸糕、包饺子、贴春联等。对于春节风俗有不同的态度,

3、也是自然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带来了世界文化的大整合。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和我们民族某些传统节日被他国抢注的态势(其实端午节被韩国抢注只是媒体的误导,我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是两回事),有人打出了“保卫春节”的旗号,精神可嘉,行为可笑。它反映了国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但这些人没有看到,我国各地春节丰富的内涵以及一整套完善的礼俗,特别是其中浓缩的那种亲情、乡情,游子们朝圣般地返乡过年、期盼团圆的那种心情是抹不去、抢不走的。每年春运接送几千万的旅客,满天飞舞的贺年卡,近年流行的电子贺卡以及手机短信、网络拜年等,是他国代替不了的。而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风俗的嬗变,年轻人抱怨说,年味

4、淡了,过年没意思。他们要“颠覆”春节传统,冲破物质的桎梏,去与朋友狂欢,去跟同学聚会。其实对于一种习俗来说,老的传统慢慢变淡、新的元素不断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难看出,各地新春喜庆的民俗内容虽然随着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变化,但其深沉的内涵没有变,祈年、庆丰、祝颂、娱乐,不少事项传承千年,历久弥新。拜年风俗年年不同,年晚花街趋时变奏,龙狮技艺日益高超,年宵食品花样翻新,但都不离一根红线,在欢乐祥和中透出一种礼仪与仁爱的光芒,这就是传统的根脉,必须守住,让其生生不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最多姿多彩的、多元一体的民间节日:中国年。1.对“打造多元的中国年”一语中的“多元”的

5、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多元”是指不同民俗共存。B.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发展至今,传统的元素有的在淡退,新的元素在渗入,“多元”是指新旧元素共存。C.春节在过去有感恩和祈福两大主题,在当今可能会有更多的主题,“多元”是指春节的主题可以是多样的。D.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整合,“多元”是指允许西方文化融入我们的民俗中,让春节呈现多元文化并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A.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的丰歉对人们的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各地春节的民俗活动大都体现出农耕文化。B.人大代表呼吁,春节放假要从除夕开始,这反映了当今人们对传统节日

6、的重视,对祖国民族文化的传承。C.对于春节习俗来说,老的传统慢慢变淡、新的元素不断增加,这是社会转型带来的风俗的嬗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年轻人对此抱怨,进而要“颠覆”春节传统都是不应该的。D.春节怎么过,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的华人,也许他们过年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都透出共同的民族精神——礼仪与仁爱。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燕昭王求士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

7、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①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②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