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

ID:889573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_第1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_第2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_第3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_第4页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  林芳  (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个性化习作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为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处处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原始表达,让学生的习作真正体现其个性。  关键词:生活体验;个性化语言;练笔;个性化习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1]明确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写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二学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三学段)。这些都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即对“人本”价值的提升和对作文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个性化习作应该是指一种宽泛意义上的个性化,即能正视自我、珍视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且能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话和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内心的真心话、真感情、真体验和真感受的习作。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切实使学生的习作表达、体现出个

3、性呢?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动笔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或从事某项活动,那么就得激起他们对这门学科或这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写作的欲求,感觉到写作是快乐的。因此,每次作文课,教师或可结合社会的热点,或结合近段发生的新闻,或讲述自身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氛围,使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有话要写,有理要说,有情要抒。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题目时,教师可以故布疑阵:“20年前的我,曾经想20年

4、后的我会成为什么样?……转眼间20年过去了,今年是2015年,请问各位同学,你有多大年龄?”学生开始交头接耳,露出不解之色。接着,再设悬念:“在你的年龄上再加上20岁,你多大了?”学生兴致盎然。最后,摊开底牌:“20年弹指即过,请大家畅想,20年以后,当你们都长成大人,那时,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学校、家乡、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如果20年后,我们再相聚,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如此这般,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为写作奠定良好的氛围。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小学生写的作文常常是在编造“美丽的谎言”。其中

5、原因或许与学生每天的生活几乎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有关,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缺乏信息的捕捉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开展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作文是学生经验的再现,是学生积累的展示,是学生生活的描摹,是学生思想的表达。没有语言积累,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心灵感悟,是无法写出有个性、有真情的文章来的。为此,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夯实功底。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如学校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孩子做名言书签、集剪报

6、、写感言等;结合学校开展的日常活动———“拔河比赛”、“端午包粽子”、“消防演练”、“清明扫墓”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各自不同的看法,真正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开创一个新的写作空间。有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学生学会了观察、感悟、思考,写作时自然就会体现出个性。  三、巧借文本练笔,让学生彰显习作的个性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特点,不拘一格,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练笔,最大程度地彰显学生的个性。  1.借助课文插图练笔。我们现用的语文教材插图精美,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本中的插图为

7、语文课堂进行随文练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从而展现出学生习作表达的个性。  如《桥》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一位老党员在山洪暴发的紧要关头,果断地指挥全村人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位老支书让党员排到后面制止了混乱,并亲手拖出试图插队的小伙子———自己的儿子。最后时刻,他想把小伙子推上岸,但一个浪头吞没了他。当学生学完文章的最后一段: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老汉吼着:“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情感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问:“

8、孩子们,你能想象老汉这时想喊什么?又会喊些什么?”正当学生面面相觑时,教师要引导,说:“咱们再观察课文插图,看看老汉是怎样做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把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写出来吧!”经过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对老汉的描写,从插图上的人物神态、动作再次进行补充,并在练笔中发挥学生的思维个性。  在语文课堂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