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ID:9180080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0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医学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76(理论课56学时,见习课20学时),学分5一、课程课程性质和目的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与古印度、古希腊医学一样,是人类较早形成体系的传统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它传统医学逐步退出了防病治病的主要舞台,但中医学却独辟溪径,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扬下,延续到今天,并不断发展壮大。与现代医学并重,已成为维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卫生力量,并在世界有着较大影响。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然后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2、与概括,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学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等学说。这些理论明显有别于现代西方医学,具有鲜明的特色。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这门课程,其目的一是初步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开阔学术视野,熏陶灿烂的中医文化,二是初步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中西医的交流与结合。二、课程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上课内容课时数见习数上篇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三章藏象第四章病因病机第五章诊法述要第六章辨证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下篇第一章中药第二章方剂第三章针灸学基础第四章常见病证合计1296510

3、2849自学56444音像)820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一)目标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2、了解中医学的历史沿革、认知及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二)教学方法:课堂、音像教学(三)教学时数:1(四)主要内容1、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目标要求1、掌握阴阳的定义及阴阳之间之相互关系2、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了解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二)教学方法:课堂(三)教学时数:2(四)主要内容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第三章藏象学说(一)目标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及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2、掌握心、肺、脾、肝、

4、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及其病理表现3、掌握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表现4、熟悉奇恒之腑的概念5、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6、了解体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体质学说的应用。(二)教学方法:课堂(三)教学时数:9(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脏腑第三节精、气、血、津液第四节体质第四章病因病机(一)目标要求1、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2、掌握瘀血、痰饮的概念及致病特点3、熟悉七情的致病特点4、了解饮食的致病特点5、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二)教学方法:课堂(三)教学时数:6(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病因

5、一、外感致病因素二、内伤致病因素三、其它致病因素第二节病机第五章四诊(一)目标要求1、掌握正常面色及五种病色的特征与主病1、掌握正常舌象及常见病态舌象的特征与主病(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老舌、嫩舌、胖舌、瘦舌、芒刺舌、裂纹舌、齿印舌;厚苔、薄苔、润苔、燥苔、腐苔、腻苔、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剥苔)2、掌握正常脉象及常见病态脉象的特征与主病(浮、沉、迟、数、细、滑、涩、弦、虚、实、促、结、代)3、掌握望舌及切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熟悉问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5、熟悉望神的内容及意义6、了解闻诊的概念及基本内容7、了解望形体、望动态、望头面、五官、望颈项躯体

6、、望皮肤、望毛发的临床意义(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三)教学时数:5(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望诊(望神、望色、望舌)第三节问诊第四节切诊(脉诊)第六章辨证(一)目标要求1、掌握八纲辨证各个证型的概念及临床表现2、掌握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3、掌握脏腑辨证23个证型的辨证要点4、了解卫气营血辨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要点(二)教学方法:课堂、见习(三)教学时数:10(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八纲辨证第二节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肺气虚、肺阴虚、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痰湿阻肺、大肠结热)三、脾与胃病辨证(

7、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食滞胃脘)四、肝与胆病辨证(肝气郁结、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胆湿热)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肾阳虚、肾气不固、肾阴虚、膀胱湿热)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一)目标要求1、掌握治病求本、养生与预防、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基本内容2、熟悉八法的概念、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二)教学方法:课堂(三)教学时数:2(四)主要内容第一节防治原则第二节治法第八章中药(一)目标要求一、掌握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与功效关系二、掌握中药的分类及各类中药的共同功效及常用中药名称三、掌握57味中药的功效、主治四、熟悉中药的使用方法五、了解中药炮制(二)教学方法:课堂(三)教

8、学时数:8(四)主要内容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