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ID:9402177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_第1页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_第2页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_第3页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_第4页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治未病”型电话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型回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131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34例为观察组(1)由责任护士回访,35例为观察组(2)由主管医生回访,37例为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回访25例为不做回访的对照组。结果各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1)观察组(2)实验组控制均属尚可,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略优于观察组(1),但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观察组(1)观察组(2),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

2、差异结论 由医护共同承担的回访较全面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期间的指导起到积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是治未病思想在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关键词】 回访 治未病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治未病”型回访方式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新型回访模式[1],有助于促进患者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且回访经济、快捷、实用且不用花费患者很多时间,减少患者的奔波,是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可以

3、防止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2]。我科对2009-3/2009-5出院的患者131例进行回访,新型的回访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科2009-3/2009-5出院的患者131例,病程0-5年,年龄23-75岁,出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8.2,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慢性并发症。无沟通障碍。1.2方法1.2.1131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34例为观察组(1),35例为观察组(2),37例为实验组,25例为不做回访对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在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数

4、值上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1.2.2观察组(1)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第三天回访,着重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回访内容为回家后的睡眠,饮食、出汗、舌苔变化、药物服用、胰岛素注射操作及注射不当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控制,及时解除患者疑虑。第7天回访,内容同出院后第三天回访,并督促血糖监测,告知低血糖的防治。随后每周一次,第2个月每2周一次,第三个月每月一次,并督促来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2周共回访八次,平均每次6分钟。评价内容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3观察组(2)由主管医生在患者出院后第三天回访

5、,回访内容为睡眠,饮食、出汗、舌苔变化、药物的服用,药物是否更换或药物剂量调整,低血糖的防治。出院第七天回访饮食控制,胰岛素注射。随后每周一次,第2个月每2周一次,第三个月每月一次,并督促来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2周共回访八次,平均每次6分钟。评价内容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4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第三天回访,内容同观察组(1)出院后第三天回访。主管医生在患者出院后第七天回访,主要解释责任护士无法回答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药物的更换及剂量的调整。出院第三周主管医生回访,第七周责任护士回访,第十

6、二周主管医生回访,并督促来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2周共回访五次,每次平均6.5分钟。1.3评价标准 以2002年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糖尿病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6.5为理想,6.5~7.5为尚可,>7.5为差。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观察组(1)307.06±0.16观察组(2)326.93±0.39**实验组336.06±1.24*△对照组258.17±1.10*

7、*注:与既回访又健康讲座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结果各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1)观察组(2)实验组控制均属尚可,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略优于观察组(1),但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观察组(1)观察组(2),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3]

8、,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回访式健康教育是一种方便、实用、患者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它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是治未病思路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健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4]而长久以来,回访工作一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