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

ID:9494193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_第1页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_第2页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_第3页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_第4页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调研报告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XX年初xx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在此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想,并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意,这是我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

2、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城市之一,现在正处在加速追赶、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市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迎来的空前、重大机遇。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挖掘潜在的发展动能,认真剖析制约发展的现实因素,正确对待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加快示范区建设,使**经济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一、**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意义1、**在皖江城市带的地位**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9.5%,占沿江城市带23.5%;人口610

3、万,占全省9.1%,占沿江城市带25.7%;XX年国内生产总值704.72亿元,占全省7.9%,占沿江城市带21.5%。《安徽省沿江城市群“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轴双核三带”发展战略中,**又是安徽临江产业发展轴上的两大产业集聚核之一。**应该成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皖江城市带发展及承接产业转移中是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2、战略意义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为国家制

4、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地处皖、鄂、赣三个中部省份交界,地理位置独特,可以发挥更大范围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市是皖江城市带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壮大**经济,打造皖江城市带新的增长极,不仅是有效改变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现状,整体推动皖江城市带加速发展最为现实的措施。也是有效激发**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更好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任的重大举措。建设示范区不仅有利于**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为加快崛起提供政策保障;还能够通过承接产

5、业转移,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壮大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二、**建设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比较独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东临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西接武汉等中西部重要城市,是沟通皖、鄂、赣三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枢纽。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等快速、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南京至**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更成为连接长三角快速通道。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生态环境优良。**地域广阔,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境内沿江滩涂

6、、丘陵等可供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且用工成本较低;**地貌类型多样,江湖广布,森林覆盖率高,环境容量较大。岸线优势突出,开发潜力较大。**市拥有247公里长江岸线,条件优越、适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二级岸线73.3km,其中尚未开发的岸线所占比重达60%以上。**港是安徽省长江北岸唯一的深水良港和国家一类水运口岸,港口腹地资源丰富。优良的岸线和港口条件为发展大运量、大耗水的重化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撑。[1][2][3]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的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与制造、

7、轻纺、建材等产业为主,其他产业如: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不断发展壮大的格局,这种格局形成了较为齐全的技术、人才储备,有利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承接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双百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城东新区和北部新城框架基本形成,县城和建制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拥有省级开发区11个,近期总体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4.6平方公里,远期总体规划面积近300平方公里。区域合作日趋紧密,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

8、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密切,近两年从长三角地区引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