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ID:960261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_第1页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_第2页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_第3页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_第4页
资源描述:

《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森林生态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与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森林生态会计研究取得较快发展。本文认为,未来森林生态会计将与其他相关学科紧密协作,逐步发展成为包含森林生态财务会计、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森林生态审计,并与森林统计和绿色GDP的森林核算协同契合的完整学科体系。  关键词:森林生态会计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 森林生态管理会计    一、森林生态会计研究现状简述    (一)生态会计的提出  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环境会计最初只包括传统会计中处理环境问题的部分即环境差别会计,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对环境会计提出的新的要求,环境会计又将在传

2、统会计框架外形成的新分支生态会计包括了进来(耿建新、房巧玲,2004)。2001年,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为了推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进一步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建立。2001年,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全国会议,从而揭开了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此后,我国还先后制订和颁布了《水污染保护法》、《大气污染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没有具体有关环境会计的法律、规定。StefanSchaltegger等(2003)著《ContemporaryEnvironmentalAccountingIssue,Conc

3、eptsandPractice》一书较详尽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生态会计的结构,他将生态会计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和外部生态会计,将生态会计系统融入企业的决策信息系统中。此后,国内开始有生态会计的一些报道。杨宗昌、钟子亮(2002)提出了生态会计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要素、假设、原则、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揭示,并辨析了生态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耿建新、曹光亮(2007)对企业生态会计的概念、生态会计的功能定位等进行了阐述。  (二)森林生态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森林生态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森林生态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核算对象等。岳上植等(2006)认为,森林生态会计应突破传统会计理论的限

4、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资源资产化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借鉴社会价值论、消费价值论等理论,运用归纳、演绎、规范、实证等研究方法,全面反映森林所具有的各种价值和效益。杨宗昌、钟子亮(2002)认为,生态会计应着眼于全局和社会,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为目标。关于森林生态会计假设,温作民(2007)提出了会计主体假设和外部效益内在化假设,并指出森林生态会计主体可划分为盈利性森林生态假设单位和非盈利性森林生态保护单位两大类。岳上植等(2006)将森林资源核算主体分为林业企业、非林业企业和政府三个层次。乔玉洋(2006)则提出森林生态资源有价、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元化计量、森林

5、生态资源是所有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外部效益内在化五项假设。乔玉洋等(2006)还对森林生态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森林生态会计核算除遵循常规原则外,还应遵循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兼顾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可靠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温作民(2003)还专门针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环境外在性问题,在环境外在性核算的基本假设、原则、概念体系及报表结构方面进行了探讨。曾华锋等(2004)、刘铁华(2004)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微观核算从森林生态价值会计的内涵、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三)森林生态会计确认问题森林生

6、态会计确认的核心是解决森林生态价值的会计归属问题。乔玉洋(2006)、温作民等(2007)认为森林生态会计要素包括森林生态资产(分为生态资产、木森林生态流动资产、森林生态固定资产及森林生态无形资产)、森林生态负债、森林生态权益、森林生态收入、森林生态费用和森林生态利润。对于森林生态价值的会计归属问题,目前学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将森林生态价值纳入资产类,持此观点的学者比重最大(如许家林,2005;王妹,2007;岳上植,2002)。但对于森林生态价值直归属哪类资产,学者间存在不同意见。王妹(2007)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38无形资产》(IAS38)、《国际会计准则41农业》(IA

7、S4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考察,认为森林生态价值符合无形资产定义,应划分为无形资产。曾华锋(2006)则认为应单列森林生态资产,并提出由省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组织评价并出具证明,各林业生产单位据此核算的森林生态价值的具体确认模式。第二种观点认为直将森林生态价值作为权益类核算。乔玉洋(2006)提出单设森林生态资本账户,该账户下设已收生态资本和未收生态资本,已收生态资本反映会计主体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