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

ID:9634722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_第1页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_第2页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_第3页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_第4页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浅析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王怀禹(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四川,637102)摘要: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对青少年正面引导,加强社会化教育,建立绿色上网通道、青少年网站和加强网络组织建设,实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对社会上网吧的监管,努力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关键词:网络文化;青少年教育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而且网络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随着网络的快速推广和普及,围绕网络文化如何对占网民大多数比例的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在努力寻求可行

2、性教育对策之前,有必要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作一分析。一、网络文化的特点1、信息量大。从统计的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量为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体育、财经、影视、股票等,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大量网上信息、丰富的共享资源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便捷,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传播快捷。网络信息的更新是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周期的,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做到

3、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由于信息高效快捷的传递,即使万里之外的网友也可“当面”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信息和资源的利用率。3、环境开放。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可迅速波及全球,;辐射至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力不可小觑;在网上,人们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份意识已被淡化,网上交流表现出身份的虚拟性,交往的隐蔽性和神秘性;当具有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网民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时,增进了相互了解,突破了民族、文化界限,赋予了人们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观,使人们进入

4、网络就可超越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种种局限而共享丰富的国际信息。4、覆盖面广。截止1999年底,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亿网上用户。根据N--IC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1年7月我国国内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人,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商务的浪潮一浪高似一浪,未来数年内网民将以几何级数增长,有关权威人士预测可猛增到8000万之众,而位居上网人数之最多的是学生网民。5、难以监控。美国学者T.R.莫森指出,未来社会将“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支配或控制信息流向”。首先,网上运行无需登记,完全慝名,信息共享;其次,网

5、络信息呈滚雪球样越集越多,不息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信息宝藏和信息垃圾共享一“网”;再者,网络传播是双向主动的,自由度高,民主性强;最后,因技术手段限制,任何国家都难以按本国意志对跨国界的网络实行有效的超国办监控。二、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象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毫无疑问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作为一个并

6、不真实存在的虚拟社会,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泛滥,青少年无所事从。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垃圾对青少年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以往他们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是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在浩瀚如海的网络信息流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的内容不健康,有的品位不高、格调低下,有的充斥着暴力、凶杀、色情、淫秽,有的带有封建迷信,有的政治上错误甚至反动,这些有害信息揉杂、渗透,无孔不入。从《中国教育报》获悉的

7、数据: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网上60%的青少年无意识地接触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中90%以上有性犯罪动机或行为。由于网络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来源,如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网络中存在相当多的不健康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没有足够免疫力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是极具有传染性的。现在我们已不必担心缺乏信息,却要担心如何消化那些纷拥而来的大量信息以及如何剔除那些不良信息。信息泛滥和污染的结果,使广大青少年无力判断真伪,无力鉴别良莠,那些错误

8、、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青少年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也给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2、互联网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的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