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ID:9680434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_第1页
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_第2页
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关键词】Lugol's液;Barrett食管;靶向活检Lugol's液食管染色,是色素内镜技术中最常用的食管染色方法,是将1%~3%的Lugol's液经胃镜直接喷洒在食管黏膜上,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染成棕色,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细胞则不着色,使病灶黏膜与正常食管黏膜对比明显,从而达到帮助辨认病灶进行活检。现将我院44例常规内镜下初步诊断为Barrett食管(BE)者进行常规取活检与Lugol's液染色后组织活检的结果比较分析,探讨Lugol's液食管染色对BE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44例病人均为2008年4月

2、至2008年10月来我院胃镜室接受纤维胃食管镜检查的门诊病人,均无碘过敏史,检查前向患者交代Lugol's液染色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患者均自愿接受Lugol's液食管染色及染色出现的不良反应,符合内镜下BE形态学诊断标准[1],其中男28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8∶1,年龄33~82岁,平均55.8岁。有烧心29例(65.9%),反酸24例(54.5%),胸骨后疼痛8例(18.2%),其余7例(15.9%)表现为腹胀及上腹部不适。  1.2方法  使用OlympusGIF-V70、XQ-260电子胃镜检查,对胃镜下初步诊断为BE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14例(70

3、%),女6例(30%);其中全周型8例(40%),岛型9例(45%),舌型3例(15%),根据BE长度分类,长段BE(long-segmentBarrett'sesophagus,受累长度≥3cm,LSBE)4例(20%),短段BE(short-segmentBarrett'sesophagus,受累长度≤3cm,SSBE)16例(80%),行常规内镜下取活检标本2~4块,送病理检查。实验组24例,男15例(62.5%),女9例(37.5%);其中全周型7例(29.2%),岛型12例(50%),舌型5例(20.8%),长段BE7例(29.2%),短段BE17例(70.8%),本组病人常规胃

4、镜检查后,镜身退至食管入口处,将食管腔用50~100mL蒸馏水冲洗干净,经活检空针插入塑料喷洒管,注入我院制剂中心配制的2%Lugol'液15~20mL,喷洒1~3min后观察食管黏膜染色情况,在不染色区或淡染色区取活检标本2~4块,即靶向活检(图1、2,见封4),送病理检查,随访病理结果。同时备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对染色后烧心感明显的病人行胃镜下局部喷洒,以减轻症状。  1.3组织病理分型诊断标准[5](1)胃底型与胃底上皮相似,可见主细胞和壁细胞,但上皮萎缩较明显,腺体较少且短小。(2)贲门型与贲门上皮相似,有胃小凹和黏液腺,但无主细胞和壁细胞。(3)肠化型又称Ⅲ型肠化生或不完全肠化

5、生型,分布于鳞状细胞和柱状细胞交界处。具有不完全小肠和结肠表现,表面有微绒毛和隐窝,杯状细胞是其特征性细胞。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病理检查结果之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病理检查结果见表1。  实验组B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P<0.05)。表1两组病理检出BE结果  2.2病理检出BE组织类型及其它食管疾病情况见表2。两组患者各型BE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病理检查结果(例数,%)  2.3不良反应  实验组无1例出现碘过敏,有13例染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烧心或胸骨后不适感,可以耐受,未予处理,

6、其它11例染色后无不适感。  BE是指食管下端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5]。伴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欧美化、肥胖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老龄化等趋势,预计我国胃食管反流疾病发病率会增加[6],进而造成BE发病增加。Cossentino等[7]研究证实,BE患者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0~60倍。食管腺癌中86%起源于BE[8],即所谓的Barrett食管癌。提高BE的诊断率,积极治疗BE,可以延缓甚至阻止BE发展为食管腺癌。  近年来,BE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9]平均每年BE的诊断率已从1987

7、年的22.6/10万增长为1998年的82.6/10万,而估计的发病率约376/10万。BE诊断唯一金标准仍是组织病理学[10]。造成BE以及肠化型BE诊断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内镜医师对普通内镜下BE形态识别的差异和取材的盲目性是重要因素。我们使用Lugol's液进行食管染色使正常黏膜和病灶黏膜对比更加明显,有助于BE形态的识别和靶向取材。靶向取材亦可避免普通内镜四象限取材法组织块量多,耗时多,并发出血穿孔的危险。本文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