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ID:9725069

大小: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_第1页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_第2页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_第3页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_第4页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研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

2、,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同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思想。1958年,他又提出要把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都是对党的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

3、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是不

4、行的,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应当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同时,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等等。  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周恩来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

5、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他还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邓子恢等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有这些,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92年初,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

6、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2004年,多项选择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目的

7、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000年文科,多项选择题)实现共现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本质内容()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999年文科,理科,单项选择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