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ID:9889120

大小:7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3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1页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2页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3页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4页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组讨论法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之一吴 磊红岭中学广东省深圳市518028【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发展性课堂评价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法教学,正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是实践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小组讨论法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偏少,部分教师使用了讨论法,效果也不甚理想。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怎样把发展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真正落实到课堂

2、中去?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小组讨论法谈几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关键词】新课改小组讨论法发展性课堂评价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发展性课堂评价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

3、”,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更加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实践层面,“发展性评价的根本要求,就在于改进课堂质量、改善课堂文化,提高学生的互动交往、协商反思的能力”。在我看来,在历史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法教学,正是发展性评价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

4、个体之间的差异,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Bruner)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对此,我的理解是,评价一堂历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参与者。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实践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5、、成功欲和表现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小组讨论法并非新的教学方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现已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而这种课堂教学形式传入我国,至今也有20多个年头。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它逐渐成为备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互动学习方法之一。5那么,小组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经过大量调研后发现,由于个别教师在操作时分组工作不到位,学生准备不充分,讨论的盲目性很大;也有的教师讨论题设计不合理,监控力较弱,导致“小组讨论”蜕变成“小组聊天”;还有不少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

6、缺乏具体操作的经验、技巧……种种原因,造成了其应用状况不容乐观。为了革除这些弊端,使小组讨论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从2000年开始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尝试重新探讨小组讨论教学法,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验,至今已坚持7年多时间,感觉颇有收益。如何掌握小组讨论法?其具体实施和操作有什么技巧?怎样把发展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本文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拟就此谈几点看法,意在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课前准备1.有效组合,组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这就是我们别具特色的历史小组小组讨论法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布鲁纳曾在小组规模研究的

7、总结中建议,5~6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讨论小组构成注意层次搭配、性别协调,还有性格互补。为了增强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每次带一个新的班级,总会让他们先为自己起个个性化的组名,希望在组名的感召和激励下,能够吸引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几年来,我的每届学生都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05届的“群英”“神话”“无双”“660维新”等到07届的“天道酬勤”“六鼎纪”“六锅头”和“一塔湖图”等,每个组名都不同凡响,别有新义。像“一

8、塔湖图”这样诠释自己的组名:“一塔湖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