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

《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

ID:10088192

大小:1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5

《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_第1页
《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光临语网中网http://www.laomu.cn《定风波》鉴赏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品诗把脉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评改依据:“五准”原则①定准题点②找准诗眼③抓准主旨④踩准分点⑤用准词句 以下四题每题3分,你认为所列举的这些答案该打多少分?请简要分析。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

2、怎样的心情?①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②表现了诗人阔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③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④表现了作者的无奈、悲观的心情。参考答案: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①意思是一场风雨正如人生的波折。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小节,乐观,始终怀着远大志向的人生态度。②意思是作者一生穿越了多少风雨迷蒙的路,表达了诗人表面轻松对走过的悲伤的乐观,但实质却消极面对未来的人生态度。③人的一生充满困难,风雨满途,表

3、达诗人乐观阔达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①“风雨”指官场上的争斗,“晴”指官场外的闲适生活。②“风雨”指官场上的互相倾轧,,“晴”指一帆风顺,没有灾害,暗含官场的争斗。③“风雨”既指刮风下雨,又指对词人的贬官;“晴”既指雨后初晴,又指词人重新被皇上重用。       ①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设计4道评改题

4、,依据“五准”原则,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②简介:此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由生活中的小事感触而作。词中因景生情,借自然景观谈人生哲理,语带双关,有一种迭宕不平之气隐在字里行间。语网中网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http://www.laomu.cn欢迎光临语网中网http://www.laomu.cn参考答案: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①不同。《念奴娇》的基调极为雄壮、激昂,而这首词的基调较为悲凉。②不同。这首词的基调是乐观

5、恬淡;而《念奴娇》则比较潇洒、豪放。③“人生如梦”多少表达了诗人无奈之情,也包含了对官场的些许期盼等待之情。而此词,应是后期的作品,是诗人思想内容的转折,显示了其归隐之心,是看淡官场,向往田园之情。参考答案: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语网中网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http://www.laomu.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