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

ID:1016539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_第1页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_第2页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_第3页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_第4页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  摘要:创新的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堂情境的创新,如果课堂情境创设得生动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行为,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关键词: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06-01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是满堂灌的、注入式的,纯粹传授给学生课本知

2、识,没有什么创新可言,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课堂教学必将进入创新教育的新格局。创新教育,不仅仅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的更新。创新的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课堂情境的创新,如果课堂情境创设得生动有趣,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等于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下面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做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6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自主质疑,主动探索,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好奇心和内在创新欲望,然后把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向深入。举

3、例:在设计《高度的测量》教学时,在课堂的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这么一幅美丽的图案,这就是泉州著名的景点东西塔。当我告诉学生下节课就要带他们到东西塔进行实地测量时,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浓烈的兴趣。而且东西塔是学生们所熟悉的景点,这有利于学生在方案研讨时进行模拟想象。6“你想知道东西塔的高度吗?你能制定出测量方案吗?”当教师刚把以上的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一个同学说,他只要爬到塔顶上,再放下一根绳子垂到地面,然后量出绳子长度就是塔的高度了。但马上就有同学笑着说:”那你是怎么爬到塔尖的呢?”这个同学先迟疑了一下,然后很幽默地回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攀岩高手吗?”这一下子就引

4、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又一次激发了同学的讨论热情。马上又有同学提出他的想法:我不用爬到塔顶,我只要用一个氢气球下面绑着一根足够长的线,放飞氢气球,当它上升到与塔顶在同一高度时,量出绳子的长度不就可以了吗?这时又有同学问:在空中风比较大,气球会左摇右摆的,怎么样才能看清楚气球与塔顶是在同一高度?也许是觉得这种讨论的方式很有趣吧,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也很兴奋地说,他只要拿着相机拍下人在塔边上的照片就可以了。他的意思是量出照片中塔和人的高度,还有人本身的高度,再通过比例就可以得出塔的实际高度了。这个同学的想法真的很巧妙,他是怎么想到的昵?原来,他曾经看过这么一篇报道,70年代时,

5、美国中情局就是通过照片上人和油井机架的比例估算出大庆油田的产量。从刚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想法是新奇的,富有个性的。虽然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会比较困难,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教师仍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刚才,第三个同学提到的照像的方法,已经涉及到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我们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知识的联想和迂移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接着,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从数学方法的角度上去探究如何测量出东西塔的高度。这种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2.创设开放情境,培养学生协作的能

6、力6在数学教学中开放与协作是现代教育的精髓。这种协作学习法,置问题于开放状态,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两种交流模式,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形式以求新求异等发散性思维为主,另一方面注意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整合,避免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发现最佳思路、解法或结果,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升华。举例: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时,设计了下面开放问题情境。问题:你能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所有可能的草图吗?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的情

7、况,不完整的再让其他同学补充,直至没有同学要上台补充为止教师再与学生共同讨论各种情况的是否重复,还有没有遗漏。最后教师归纳解题思路:按中间正方形4个、3个,2个进行分类,按自左向右的顺序画出来。此活动中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正方体的展开图有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3.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6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