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ID:10185719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内容和作用。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说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阅读、概括与归纳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

2、更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新中国的外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打开新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便确立起自己的外交政策,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一年里就与17个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在此基础上,1953年,在中印谈判中,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迅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印度

3、万隆举行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三.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五.教学准备:1.搜集反映新旧中国外交状况的材料,并制成幻灯片。2.收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并制成幻灯片。3.熟悉中印、中缅建交史。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出示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

4、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我们来一起看材料,请同学们结合近代史简要概括一下新旧中国的外交。【学生回答】旧中国是屈辱的、跪着的外交。【教师总结】也就是不平等的、不独立的、无自主权的外交。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学生回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师过渡

5、】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下面请同学们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认真阅读教材后思考预习提纲的题目。(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预习提纲】1.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有何意义?2.万隆会议何时在哪里召开的?3.在会议上产生分歧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什么方针来解决问题的?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三)预习成果展示(多媒体出示)1.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教师出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后建交:中苏建交的图片及17个建交

6、国家名称【教师过渡】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国家采取的态度: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1953年底提出者周恩来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教师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但要实现世界的和平共处

7、还任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打破美国的封锁团结更多的朋友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导入万隆会议。3.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与国家亚非独立国家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四)合作探究【教师设置探究题目】1.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在万隆会议召开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中国代表团应该怎么办?假设直接反驳行不行?置之不理行不行?【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展开热烈讨论,各组选出发言人进行回答。认为:

8、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对各国是平等互利的,能为大家所接受;坚持和平也是世界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交流达到互利目的。2.困难: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直接反驳的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