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ID:29942569

大小:4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的成立初期的外交情况,本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开始,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为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标志之一,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学习本课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二、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

2、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四、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

3、则和求同存异的理解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巴黎和会教师:1919年,帝国主义在巴黎召开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的北洋政府想通过这次会议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没有。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被出卖给了日本。教师: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弱国无外交。展示:图片《一带一路》和英、法等过申请加入亚投行示意图一带一路亚投行教师:今天,我们国家对外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和设立亚投行,成为世界的焦点,吸引了很多国家的加入。这与九十多年前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4、,说明了什么?学生:新中国国力的强盛,在外交上中国人民挺起胸膛,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教师:今天,新中国外交的成功,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开辟出的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之路。那么,这条路是怎样开辟的呢?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两国对待中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生: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扶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且在朝鲜战场上沉痛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

5、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因此新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展示:《建国初期,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示意图。(注:图中蓝色部分为协助美国封锁围堵中国的国家或地区)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学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怎样提出的?播放:视频《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片段展示: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1日

6、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教师:中国领导人是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学生: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教师:建国初期,我们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随后又有16个国家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所以在建国第一年我国就同17个国家建交。展示:《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示意图》教师: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最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什么特点?学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教师: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大特征,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确立,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平共

7、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发展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准则。那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来的呢?学生:周恩来。教师:新中国刚成立时,51岁的周恩来被任命为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内政外交的重担压在了周恩来的肩上。周恩来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中印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是什么?这问题来源于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旧中国时期,英国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单方面把中国西藏地区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历届中国政府从

8、未承认过这条边界线。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以“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引起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