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ID:1074276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1页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2页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3页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4页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血。血液病患者由于大量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对血小板有较大毒性,造成患者体内血小板质和量的显著下降,同时患者病情急剧恶化,这些均可导致血小板迅速减少。血小板是非常重要的凝血因子,数量和质量上的下降可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造成体内多发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血小板降低的血液病患者及时输注合适的血小板已经成为挽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血小板输注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和常态化,但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部分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临床疗效并不明显,血小板无明显升

2、高,同时反复多次输注也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或者耐受的现象。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以来住院的76例诊断为血液病并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探讨血小板输注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开展血小板输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009年1月2012年4月以来确诊血液病并根据输血指南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的76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入组的76例血液病患者均有明确的输血史。76例患者中男性52例(68.4%),女性24例(31.6%),中位年龄46.8

3、岁(15~76岁)。临床诊断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6例(21.1%),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36例(47.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S)5例(6.6%),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pa)19例(25.0%)。纳入分析的76例患者累计共输注血小板276例次,平均每位患者输注血小板3.6例次,每名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次数1~10次不等。  1.2治疗方法  1.2.1血小板所有血小板血液均由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发血室提供,并经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送我院输

4、血科保存使用。每个血小板悬液为10个单位,即1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数量250109/L以上。  1.2.2血小板的输注方法首先对每位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交叉配型,核对血型等无误后进行血小板输注,输注前给予5mg地塞米松肌肉注射,降低发热等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输注血小板计量成人按每次输注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悬液,儿童按每10kg体重输注0.2个治疗量,一般要求在30min内将血小板输注(PT)完毕。血小板输注完毕后保留输血袋,以备应急情况下进行二次交叉配型。  1.3血小板的输注疗效评价    根据输血指南进行相关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评价,血小板输注效

5、果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评价和实验室评价两方面指标:①根据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价;②对患者在输注机采血小板的前和后24h进行血小板计数,判断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有无明显差别。PT的效果通过血小板计数的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进行评价,若输注后24hCCI>4或PPR>20%代表PT有效,否则表示PT无效。CCI=输后血小板增加数(109/L)/输注血小板总数体表面积(m2);血小板增加值=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值-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值;体表面积=0.0061患者身高(cm)+0.0128患者体重(kg)-0.01529;输注血小板总数为25010

6、9/L。PPR=血小板增加值血容量/输注血小板总数100%;血容量=体重(kg)70ml。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血小板计数等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为正态分布数据则采用(x±s)表示,如为非正态分布数据,则首先进行正态分布转换(对数转换),转换成正态分布后进行比较,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ier确切概率法,对所有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绘制散点图,比较患者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关系,比较方法采用spearson相关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应用Stata11.0统计

7、软件包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入组的76例血液病患者,共输注血小板悬液276例次,其中有效血小板输注共163例次,有效输注率为59.1%;无效输注113例次,无效输注率为40.9%。患者输注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4.11±6.88)109/L和(34.69±12.46)109/L,患者血小板输注后较输注前计数显著上升,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03,P<0.05),输注前后血小板分布见图1。【图1】    2.2血小板输注次数与疗效的关系本组患者血小板输注

8、次数为1~10次不等,血小板单因素方差卡方检验分析显示,多次输注患者无效输注率显著高于单次输注患者(P<0.05),且输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