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论文

浅析中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论文

ID:10744383

大小:5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浅析中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析中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学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论文摘要学生有许多苦恼,笔者个人认为代写论文这类苦恼,既有生理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教师应研究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是哪些心理因素造成的,从而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扫除心理障碍,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中学生解数学题中出现的心理障碍有定势心理、陶醉心理、惰性心理、自卑心理等.freel为第n排的座位数,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时,m的值。学生在解题时,受小学数学中结果常是一个确定数的干扰,形成一种定势心理,把用n表示m与求m的值混为一谈。又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2、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的和,“-”又成了负号。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定势,往往不能理解后者真正的意义,因而运算中常常发生了错误。针对这种障碍,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到定势的消极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特别是跟前面知识有密切联系,但又有质的区别时,可通过列表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等方法进行对比,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定势心理。不同问题重在比同,相似问题重在比异,这样就促进知识经验的正迁移,有效地防止了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还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把握学生的实际,控制分散思维的难度,加

3、强能产生正迁移的定势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熟能生巧,由量变到质变,达到思维的更高层次,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二、陶醉心理现今的中学生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他们视野开阔,知识面广,但缺乏挫折教育,形成一种自赏、高傲的情绪,学习中也就常常产生自我陶醉心理。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9,求周长。学生立即作答:(1)4+4+9=17。(2)9+9+4=22。根本未考虑4+49,此三角形不存在。类似的错误屡屡出现,始终不能引起重视。其根源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听得多,练得少,看得多,想得少。一有小成,高兴半载。病根找到了,针对陶醉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

4、重视基本概念的巩固落实,肯定学生接受能力的同时,找出基础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挫折辩伪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也可引导学生向班级中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作用”。另外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机制,引导学生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比、学、赶、超争先进。三、惰性心理不少中学生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感知性较差、智能结构松散、思维的指向性弱,观察只是停滞在被动的感知表象中,即使无意识地撞上了关键信息,也不能在加工过程中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维受阻,每每这时他们懒于动

5、脑,生怕再受阻挫,只想去请教老师,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最有办法,因为在课堂上见到的数学老师大都是胸有成竹,添线手到擒来,演算巧妙绝伦。例如,设x、y都是正实数,求函数z=(x-y)2+12-x-1y的最小值。这是一道求两个独变元x、y所确定的函数z的最值问题,纵然展开,按降幂排列,也不得章法,思维受阻。分别将含有变元x、y的项集中处理,仍然无头绪,几经涂抹,不少学生便心烦意乱,不愿再开动脑筋想办法。“脆弱的神经系统导致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消极、惰性,他们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经不住失误的挫折,性格懦弱,不能理智地调控思维情境”。其实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几次思维

6、障碍的原因在于没能将双变元问题转化为单变元问题,因而无法破题,如果此时再从符号文字、语言文字、结构形式等信息,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数学方法等贮存信息中,进行筛选,能否找到关键信息?蓦地,不同寻常的结构特征:“平方和”引起了注意,聚焦:,即当y是正实数时,y+1y≥2的信息即时探索出来,因而当y=1,前项有最小值94,此时后项便由双变元转化为单变元x,显然,当x=14时,后项有最小值0,所以Z最小值=1294+0=98所以我们教师应启迪学生克服惰性,增强信心,敢于向困难挑战,即使再次受阻,也要重新振作,把握思维,寻求通途。四、自卑心理某些学生开始踌躇满志,自我陶醉

7、,自我宽容,但多次受挫后,遇到熟悉的问题还勉强一试,遇到相似或陌生的,内心便产生烦躁,恐惧,对自己的信心、能力产生怀疑,以致失望,其学习兴趣低下,数学学习效率甚微,最后厌弃数学,放弃学习。例如,已知a2-3a+1=0,求a2+1a2+5的值。不少同学在初看这题时,发现a2-3a+1=0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想到解这一元二次方程,得到a1=3+52、a2=3-52。然后将a1、a2分别代入a2+1a2+5中去,再求出最后的结果,可是学生在用这种方法求解时,明显太繁琐,学生自己也感到方法不妥,但由于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信心,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总

8、认为自己不会做,于是不再往下深入地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