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

ID:1099811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平阳霉素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加手术切除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首先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瘤体多点腔内注射,至瘤体稍发白,经3~5次注射后行手术治疗。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儿,进行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结果69.23%患者经平阳霉素注射后直接切除治愈,25.00%经术后3―5次注射治愈,显效和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应用平阳霉素注射合并手术

2、切除治疗患者血管瘤,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提高了患者血管瘤的治愈率。[关键词]平阳霉素;手术;血管瘤[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21-0065-026血管瘤是常见的儿童期先天性良性肿瘤,多发于口腔颌面部,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由于血管瘤所致的颜面部畸形,不仅给患者造成容貌缺陷和功能障碍,且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和精神负担。平阳霉素和手术切除是目前体表血管瘤的两种常规治疗手段,但两者单独应用,对部分血管瘤病例达不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3、近年来,我科采用平阳霉素加手术切除治疗52例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4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个月一15岁。发生部位:唇部27例,颊部15例,额部l例,舌部3例,口底1例,腭部3例,眶下区2例。瘤体面积:0.5cm×0.5cm~8cm×5cm。患者均为首次接受血管瘤治疗。1.2 方法患者通过物理检查、B超、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平阳霉素8nag,地塞米松_

4、5ng,2%利多卡因1ml,生理盐水3ml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注射前根据患者的年龄、部位及血管瘤的大小、类型决定用药剂量。局部常规消毒后,于瘤体边缘旁0.5cm内进针;沿水平方向进入瘤体,回抽有血后呈扇状向瘤体内注药,使药液均匀分布于瘤体内,大面积血管瘤可分次注药,注射后至血管瘤色泽由红润变为浅白色。每7~10d重复注射1次,一般3-5次,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40mg。平阳霉素治疗3―5次后,患者瘤体明显缩小,而后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多采用直接切除缝合和皮片移植术。少数不能完全切除或切除后可能导致严重继

5、发畸形的瘤体,于术中或术后应用平阳霉素进一步缩小和闭塞瘤体。61.3 疗效判断标准 

6、级,无效:瘤体无缩小,保持不变或继续增大;Ⅱ级,有效(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足2/3,需继续治疗;Ⅲ级,显效:治疗后瘤体缩小80%以上,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尚需治疗。Ⅳ级,治愈: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表面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患者均于治疗后行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2 结果2.1 临床疗效36例患者经术前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后手术切除治愈;13例手术治疗后再行3

7、―5次注射平阳霉素治疗治愈;显效和好转2例(3.85%),无效1例(1.92%),患者治愈率为94.23%。2.2 术后并发症5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及交换敷料后治愈;4例患者引起发热,体温37.7-38.4度,经对症处理后缓解;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现象;52例患者未见白细胞降低、肝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并发症,未发生药物过敏和中毒现象。3 讨论6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病变,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多发于皮肤、粘膜、皮下组织,部分可累及深部肌肉,患者表现为皮肤或粘膜

8、颜色及形态改变,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常引起颌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冷冻、激光、硬化剂注射、同位索放射及激素等,但这些方法各有缺陷,并易产生并发症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治疗后颌面畸形及功能障碍,虽然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但部分瘤体位置部位特殊,手术常不易彻底切除,或术后影响容貌和功能受到限制。近年来,作者应用平阳霉素于术前、术中、术后注射,并联合手术切除治疗患者血管瘤,以期为更好的诊治患者提供支持。平阳霉素是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由平阳链球菌产生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血

9、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瘤体注射和动静脉内注射,不良反应小。平阳霉素注入后在局部积聚高浓度药物,可抑制破坏血管内皮,使瘤体萎缩,纤维化而治愈。地塞米松可减轻局部水肿,防止平阳霉素激发体内热源释放和产生抗炎抗过敏反应,从而预防或减少发热反应。利多卡因可起到局部麻醉、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的效果。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合用,对血管瘤的治疗起到相加或协同作用。在本组52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但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症状缓解。虽然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