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

ID:11281262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_第1页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_第2页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_第3页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_第4页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实施策略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交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认识模糊、能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须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注重交流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

2、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课程设置不符合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于2002年先后两次深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就这一问题作教育调研。该县位于滇西南山区,有拉祜、哈尼、佤、傣、布朗等2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浓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这个地区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举步维艰。目前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理论薄弱、内容单一、能力匮乏以及政策支持不力等。这些问题既存在于澜沧县,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因而有加以深入研究的必要。一、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

3、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趋势是高度一致的,即倡导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适应地方教育需求的本土化课程体系。但这一精神实质并未被广大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理解和掌握。据抽样调查,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小学教师(这些教师是各乡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中有21.9%的人对这次新课程改革完全不了解,78.1%的人仅知道其中一些改革方向。大多数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途径等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理沦知识更为欠缺。教师课程理论基础的薄弱必然造成他们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无所适从。(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单一陶行知先生说:“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

4、包的生活,受面包的教育。”澜沧县的实际教育需求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因地制宜进行山区建设的知识与技能。针对这些需求,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是该地区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该县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变动也与全国其他地方保持一致。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约62.5%的中小学曾尝试性地编制过一些乡土教材,但并不系统,小学主要是编写双语读物,初中则主要是一些生产性知识读物,均处于辅助地位。(三)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匮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匮乏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教

5、育主管部门对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支持,主要在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由于澜沧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仅限于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学校根本无剩余资金用于科研工作。以糯福乡为例,2000年人均财政收入506.2元,2001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662元,2000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仅为9.8元,而且2002年全乡还有20.8%的危房需要改造和重建,所以尽管财政拨款从1995年的47.5万元增加至2000年的104.3万元,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政策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县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真正重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尤其缺乏明确具

6、体的开发政策。第二,教师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严重不足。据抽样调查,该县只有3.1%的教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34.4%的教师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能力,62.5%的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从未进行过实际开发活动。尽管大部分人都非常希望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但因为经济、政策、教育体制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开发的条件和机会,实际开发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三,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度和参与度不足。澜沧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小学生占小学生总人数的90.8%,初中生占88.1%。广大的少数民族家庭对子女的要求是能识一点字,只有极少数家长希望子女

7、能上大学。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在学校应该学一些适合本地实际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与自己无关,是政府和学校的事情。另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所进行的开发活动也因为课程体制等原因,时有时无。(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未获得普遍认同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教师则是实施开发的主体。以往,澜沧县也进行过一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编制双语教材,在初中设立农村实用技术课程等。但是由于缺乏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性认识,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与价值,对双语教材的“工具性”、“手段性”开发,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小学

8、低年级的学生明白教师教授的意图;在初中设置的农用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