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

ID:1202648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_第1页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_第2页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摘要】城市道路旧沥青路面改造中,正确选用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根据实地原材料,取不同水泥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关键词】城市道路;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Abstract】Applytheoldasphaltpavementcold-regeneratingtechniquecorrectlyintheoldasphaltpavementofurbanroadreconstruc

2、tion.Accordingtofieldrawmaterials,thecold-regeneratingmixturematerialsofthedifferentcementdosagesaretaken.Thenon-sidelimitedcompressionstrengthtestiscarriedouttodeterminetheconstructionmixtureratio.Thedesignrequirementscanbereachedafterthestrictconstruct

3、iontechnologies.【Keywords】Urbanroad;Oldasphaltpavement;Cold-regeneratingtechnique;Constructiontechnologies1.引言城市道路在旧路改造中,因旧路整体强度不能满足行车要求,一般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加铺补强层,二是彻底翻修路面结构层。由于城市道路受路网高程体系的限制,加铺补强层改造方案,通常行不通。尤其是平原城市,道路整体加高以后,道路的排水功能就会丧失,引起城市排水功能失调、居民区积水,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

4、响不可估量。彻底翻修路面结构层的改造方案:一是对路面剩余强度整体否认,造成工程投资成本的提高;二是旧路结构层需挖除外运,工程所需黄土购入,既浪费土地资源又污染环境,三是施工周期长。长时间给当地居民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不便。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既补强了路面强度,又节约了工程投资,施工周期提前70%,废物利用100%,因此,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得到了推广。2.概述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即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专用设备将原有旧沥青路面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

5、重新拌和,最后碾压成型。路面冷再生技术比同厚度的石灰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干缩缝少,工期短,工程造价低,尤其在繁华闹市区,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加明显。3.准确应用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旧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应遵循先测、后看、再调查的程序。3.1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弯沉值检测、评定。弯沉值是一个评价路面整体强度的指标,弯沉值的大小及均匀性能够反映出旧路面剩余承载能力及整体强度的状况。目前我们仅对城市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进行了冷再生设计、施工,要求弯沉值基本均匀,且实测弯沉值代表值小于7

6、0(0.01mm),可选择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改造方案。33.2根据旧沥青路面实测弯沉值结果,对于弯沉值的突变点、可疑点,应到现场做进一步核实。查看道路的病害情况:根据道路病害的大小、严重程度,分段、分幅进行归类划分,对于沥青路面实测弯沉值小于70(0.01mm)且沥青面层层脱落、老化、松散、车辙、龟裂面积小、网裂形状大,以及坑槽深度在20cm以内的表层病害,均可直接采用冷再生机处理;若坑槽较深、路面沉陷、弹簧、翻浆等病害严重,需对路面下基层进行挖除处理,然后上基层进行冷再生处理;对于实测弯沉值大于70(0

7、.01mm)地段,不宜采用冷再生方案。另外,经验告诉我们:旧沥青路面结构层小于50cm,表层20cm以内含有大量5cm以上粒径碎石或砂砾结构,不宜采用冷再生施工方案。3.3冷再生方案确定后,翻阅旧沥青路面档案记录,了解旧沥青路面所处的地质、土质类型,旧路结构类型,施工沿线坑塘、管线处理记录,以及道路的管养记录。根据道路弯沉值变化情况进行布点、钻芯取样,调查路面的实际修筑结构厚;走访道路两侧居民,了解车辆通行情况、摸清综合管线分布情况,讯期雨水排放情况,并实测道路纵横坡度,为冷再生路面设计提供依据。4.沥

8、青路面就地冷再生设计临颍县新建路原为逍襄路,属二级公路,结构组合为5cm厚黑色碎石+15cm厚水泥石灰土碎石+32cm厚石灰土,由于逍襄路改线,道路缺乏正常养护,路面面层损坏严重,坑槽连片。路面改造设计中,实测弯沉值,90%测点弯沉值均在70(0.01mm)以内,10%测点大于70(0.01mm),且大多为突变点;经过突变点位置核实,为坑槽、翻浆病害。通过钻芯取样,发现石灰土层完好,水泥石灰土碎石层厚度偏小,薄厚不一,石灰、石子含量不均,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