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

ID:12767678

大小:388.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18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_第1页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_第2页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_第3页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_第4页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税收筹划与实务技巧1目录一、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1、运用成本、费用2、运用税种税率3、运用发票4、运用人工费用二、最新税收政策解读及运用1、优惠税率2、开票与收入确认3、工资与福利费4、补贴收入5、固定资产三、节税筹划1、技术转让收入2、收入分析法3、转移定价与关联交易4、纳税时点确认5、资产损失6、季度预缴与汇算清缴7、分支机构税收8、研发费加计扣除9、折旧与摊销的选择、研发费用资本化2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一)增加成本、费用,降低季度实际利润,从而推迟纳税时间,减少预缴和应纳税所得额,达

2、到节税和节约资金成本的作用。1、虚增采购成本(1)没有采购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2)成本暂估依据不足2、成本结转不正确(1)成本结转方法不对或前后不一致(2)没有成本结转相关资料,如成本计算单(3)分业务或产品的毛利率差异很大3、服务业企业直接虚列成本4、通过预提费用和预计负债返回3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二)运用税种税率1、将混合销售变为兼营混合销售税负重,分立经营好处多案例2、将代理行为,改为贸易行为。返回4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案例:B作为A企业代销商,A企业进项税为70万

3、,该批商品A企业市场直接销售为1000万,可以让利于B企业20%。返回5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三)运用发票1、开票与确认收入(1)开票了就确认收入案例(2)不开票不确认收入案例返回6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三)运用发票2、找票抵税(1)增值税票抵销项税问题1、成本相关性。采购的原材料与销售产品在结构、功能是否相符。问题2、存货盘点不存在,账面存货始终太大,如何解决?销售。问题3、往来要函证,不能相符(2)费用性发票与企业业务吻合性表现为:①其他应付款---主要股东或总经理②汇款单位与发

4、票单位不一致,如何解决,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背书③大额现金支付凭证(3)费用费用中单项费用总量要与企业规模相适应3、为他人代开发票问题返回7Part1:企业常见的几个避税措施及案例分析(四)运用人工费用1、主要增加人数问题:没有上社会保险财务部或人事部说不清每个人所属部门和职责与考勤表人数不对。2、虚列工资额。两个关联公司中同时列支同一个人的工资问题:有个人所得税风险(五)业务招待费串列返回8Part2.最新税收政策解读及运用1、优惠税率,国税函[2010]157号2、收入确认与开票,国税函[2008]875号3、工资与福利,国税函

5、[2009]34、固定资产,财税[2009]113号5、补贴收入,财税[2009]87号返回资料9Part2.1税率问题与国税函[2010]157案例:某企业为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在新税法前,享有“二免三减半”,2009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处于减半期,企业2010年的按7.5%,申报与缴纳企业所得税答:《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7)2010年4月21日居民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处于《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

6、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该居民企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可以选择依照过渡期适用税率并适用减半征税至期满,或者选择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但不能享受15%税率的减半征税。返回10Part2.1税率问题与国税函[2010]157依据国发〔2007〕39号,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

7、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返回11Part2.2国税函[2008]875号问题:开票才确认收入或者开票了就确认收入原则: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税收上收入确认原则与会计上是一样的。法规规定:1、所得税条例第九条: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国税函[2008]87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

8、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返回12Part2.2国税函[2008]875号企业有两种倾向:1、不开票就不确认收入,需要解决的问题:(1)合同规定中的交货时间和交货方式,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2)发货单及其客户确认2、一开票就确认收入。借:其他应收款贷:应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