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

ID:13649612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_第1页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_第2页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_第3页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_第4页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模式  摘要:随着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进度的加快,社会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焦虑、幸福感低下,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对人们来说早已不陌生。目前,心理学的许多领域都在尝试从各种角度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心理危机进行研究和防范干预,而作为心理学应用方向一个重要分支的临床心理学很适合处理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心理危机;防范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9-02  一、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存

2、和发展竞争压力急剧增加,再加之一些如失业、离婚、人际冲突等针对个体的负性事件,人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痛苦、焦虑、抑郁以及无助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报复社会等极端行为。由社会和个人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令人担忧。目前已有许多心理学领域正试图通过从心理层面的多种角度来进行防范和干预。在临床心理学理论框架下,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是由负性事件或应激状态引发的病态心理导致的,病态心理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以临床心理学更加适合对社会心理危机和社会恶性事件防范和干预。因此本文

3、考虑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借助该学科的专业优势,试图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临床心理学及其作用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通过心理测定、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行为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明确的理解,并且将从个体身心诊断和生活史所了解到的情况与对个体生活状况进行的观察、分析综合起来,并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临床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矫正那些导致心理问题病态心理,它不仅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发生了什么问题,更关注这些心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要了解当事

4、人的成长环境、行为特点、心理状态、人格特质以及社会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注重对心理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测评和矫正,从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人调整心态、改善人格和适应行为,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干预模式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评估与干预相结合的思路,从人格特质、心理状态以及自尊等多方面去评估被干预者在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被干预者所处的特殊环境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防范和干预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

5、机制就要注意评估和干预的结合。心理评估是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人的心理特质、心理状态和水平做出评价和估量,确定其正常或异常的原因、性质和程度,从而为临床心理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它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如果说心理评估的任务是发现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那么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是就问题原因本身而进行的干预,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咨询与测量,结合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等信息帮助当事人发现和认识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当今人们面临着如

6、此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承受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即使是健康人群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当他们在面临升学、就业、家庭、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时,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会出现的,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及社会的极端行为。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这些人纳入到心理咨询的对象中,运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干预,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更好的生活。  要从临床心理学的框架里来建立上述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应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事前的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收集网络  由于许多社会问题和

7、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突然性,如果当诱导事件已经发生再进行心理干预的话其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建立能够识别潜在预兆信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手段,在收集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时具有以下特点,即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渠道广泛,收集心理问题信息具有时效性以及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根据问题前提,在诱导事件发生前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将这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信息结合社会大背景、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及早发现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群并进行帮助,降低人们对负面情绪的主观

8、感受,尽可能地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事后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  临床心理学对人们心理问题的干预最好能在心理问题预警阶段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