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ID:14065707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563001学时:60学分:3适用专业:工学类各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

2、本定律1教学目的(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了解电功率和功率平衡的概念,了解额定值的意义(5)会计算电路中的电位2教学内容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一、电源有载工作状态二、电源开路三、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3教学重点(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基尔霍夫定律(3)电路

3、中电位的计算§2电路的分析方法1教学目的(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的图解分析法《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563001学时:60学分:3适用专业:工学类各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教学目的(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了解电功率和功率平衡的概念,了解额定值的意义(5)会计算电路中的电位2教学内容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

5、律1-5电源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一、电源有载工作状态二、电源开路三、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3教学重点(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基尔霍夫定律(3)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电路的分析方法1教学目的(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的图解分析法2教学内容2-1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一、电阻的串联二、

6、电阻的并联2-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一、电压源二、电流源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3支路电流法2-4叠加原理2-5戴维宁定理2-6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3教学重点(1)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2)支路电流法(3)叠加原理(4)戴维宁定理(5)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的概念§3正弦交流电路1.教学目的(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3)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

7、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4)了解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2.教学内容3-1正弦电压与电流一、频率与周期二、幅值与有效值三、初相位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一、电阻元件二、电感元件三、电容元件3-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3-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3-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3-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3-8阻抗的串联与并联一、阻抗的串联二、阻抗的并联3-9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一、RC串联

8、电路的频率特性二、串联谐振三、并联谐振3-10功率因数的提高3.教学重点(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交流电路中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3)阻抗的串联与并联(4)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  §4三相电路1.教学目的(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2.教学内容4-1三相电压4-2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