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

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

ID:1408022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_第1页
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_第2页
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的符号化解读一、媒体与社会性别建构社会性别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它不同于生理性别,是后天在生理因素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化力量作用下形成的男女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期望、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文化构造和社会建构,是社会化的结果, 也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社会性别研究着重分析人的自然属性是如何被社会性别的意识形态所建构的,认为大众传媒不仅再现了社会性别的状况与地位,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同时媒介传播本身也参与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而作为大众媒介之主要

2、分支的男性时尚杂志,如《男人装》更是能够反映出男性在处于“观看”地位时,其目光中所映射出的女性形象,并在这种“观看”中完成男性精英阶层对女性形象的建构。首先,男性时尚杂志对传统性别关系的再现上存在着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于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刻板印象往往难以准确概括各个有差异的个体,且一旦形成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人们对现实所进行的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两性关系上,大众媒介更重视男性的政治、经济权利,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而对女性则更关注起

3、生物性别方面的特征,将女性的价值定在其容貌、年龄等发面,仅把女性作为被观赏或者性对象,女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社会主体,则在一次次的被“看”中被否定了。这种男人的看与女人的被看之间的差异并非生理性的或自然而然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别问题,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作为性别隶属关系中的“第二性”的女性形象,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社会对杂志女郎这种形象的认同也就意味着社会默许了封面内含的男权秩序及其对女性角色的规定。女性主义的开山鼻祖波伏瓦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建构的。在建构的过程中,在主流文化中处

4、于主导者地位的男性通过大众媒介这种方式,表达男性对女性角色的定义和期待,完成男权主义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男人装》这种以男性为主要目标受众的男性时尚杂志中,封面女郎的刻板形象就是男性所认识和期待中的女性——性感、风骚,呈现出的是男性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的关注被强调,而女性的其他特质,如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则被忽略。二、消费身体的商业文化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社会中的主流的消费文化和主流的生活方式。“消费不但是物质生产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过程。” 大众传媒文化中的美女形象

5、,特别是她们的身体,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广泛利用。这里的“身体”已不仅仅指生理上的肉体,而具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文化概念。既是一个“被表现的客体”,也是一个“有组织地表现出概念和欲望的有机体。”身体形象被文化编码塑造,变成了一种被“观看”的媒介景观;而对女性身体的改造和消费也使得其有了经济学价值,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作为男性视觉享受的女性身体,通过男性时尚杂志封面成为了一个文化消费的景观。正如著名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所说,“男人看女人,而女人则看自己被别人看。这不仅决定了多数男女关系,而且决定了女性与自己的关系。女性

6、的观看者是男性,而女性则是被观看的。所以女性把自己变成为一个对象——一个非常特殊的视觉对象——一种景观。”男性时尚杂志封面提供了一个展示这种媒介景观的平台。男性读者通过购买这些时尚杂志,满足自己的观看欲,获得的是一种消费的快感。男性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所表现的“美”作为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商品,成为男性文化的消费对象,而“美”就是商品的价值。女性形象的商品化强化了男性中心主义的地位,同时也强化了女性被看的意识。在我国的男性时尚杂志中,尽管拍摄性感封面会受人非议,还是有许多女性自告奋勇参与封面女郎的拍摄的,她们被消费的不是实

7、际的身体,而是通过各种媒介展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对于这些女性而言,被男性的追逐仍然成为其魅力的证明。三、《男人装》本土化背后的文化批判中国男性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当下国内发展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因此,我们还应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当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探寻男性时尚杂志本土化背后的文化批判。在中国,性别歧视的文化根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传统文化。一方面,以《男人装》为代表的男性时尚杂志的出现是顺应了中国社会新兴阶层的价值观念的需要。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对女性要求的是要压抑身体、否定身体,在两性

8、关系上她必须严格地附属于一个男人以及这个家庭。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推进,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往启蒙等重大主题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淡化,中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在一些大中城市中甚至出现了消费主义。伴随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状况是重生命感觉性,重灵肉分离性,重精神游戏性。中国消费文化相应的表现是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