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

ID:14467747

大小:7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8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_第1页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_第2页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_第3页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_第4页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归指直·疑问指南讲记(第二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归直指·疑问指南讲记 17第五疑【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未断,一毫福德未修,若西方净土,已是超出三界,过于天帝天仙百千万亿恒河沙倍。凡夫念佛,安能遂生其国?】“具缚凡夫”就是还系缚在生死流转中不得解脱的凡夫。“恶业厚重”是指身、口、意的恶业还很厚重。“一切烦恼未断”指贪、嗔、痴、慢、疑、邪见等三界所摄的烦恼,丝毫没有断除。“一毫福德未修”指所修的福德微少,即使修了一些,也夹杂着烦恼和不善业。而西方净土远远超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论是身体的相好,色、声、香、味、触的受用,还是天眼、天耳等的神通,或者智慧、辩才,都超过天帝、天仙百千万亿恒河沙数倍

2、。具缚的凡夫念念佛,怎么能生到如此殊胜的净土?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农夫,原先一字不识、贫穷困苦,光着脚在泥水里劳作,黝黑丑陋、被人轻贱。后来一夜之间,直步青云,在京城的金鸾殿里成了皇帝身边的大臣,锦衣玉食、身相庄严、文韬武略、万众景仰,远远超过了那些知县、知府、巡抚,真是匪夷所思,难以置信!【答:此仗阿弥陀佛之力,非藉自己之力也。譬之跛人行路,终日不能数里,若乘转轮王之象宝,一朝能历四大天下。】西归直指·疑问指南讲记 17这是依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神力,不是单凭自己微薄的力量。就像跛脚的人一瘸一拐地走路,一整天走不出几里路。如果他乘上转轮王飞行神速的大象宝,一上

3、午就能走遍东、南、西、北四大部洲。这是比喻单凭自己的力量,修道的速度缓慢,进程有限,但依仗佛的力量,就能迅速成就道果。【又如寒士,欲亲近帝王,倘从州县小试,以望登科甲,位通显,则难而未稳。】又比如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想在帝王身边做官,如果他企望从基层州县的小考试开始,一级一级地通过乡试、会试,登上科第,之后再一级一级地升迁,直至做到显赫的大臣地位,这条路是困难而不稳当的。(“困难”是指从低层爬到高层,每一步都要过关;“不稳”是指只要一步不过关,就掉下来、上不去。)“一级一级通过考试和升迁”,比喻单凭自己的力量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渐次升进,伏、断从粗到细的一切三界

4、烦恼。“难而未稳”,是指很多人通不过一级一级的修行考试,在修道中不能进步,甚至退堕下来,有些连人身都保不住,一下子掉进恶趣深渊,千万劫难以出头,所以这是难而不稳的路。【若能托胎而为王子,不过旬月之间,便与帝王同为一家。往生者之专仗佛力,亦犹是也。】西归直指·疑问指南讲记 17如果他能投胎在帝王家,成为王子,不过十个月间,就生在王宫里,与帝王朝夕相处。往生者专门依仗阿弥陀佛的力量,专一求生佛国,也是如此。以修念佛,这一生就往生佛国,与佛朝夕相处。智慧、神通、相好、受用,样样都百千万亿恒河沙数倍超过天帝天仙。“投胎帝王家”,比喻托生在佛国的莲花中。“成为王子”,

5、比喻成为佛国中的佛子。“十个月间”,比喻这一生快则几年、慢则几十年的时间。“王子落地,贵压群臣”,比喻从西方净土的莲花中一化生出来,就无数倍超过了天帝天仙。“王子毕竟作王”,比喻往生佛国就成为不退转菩萨,毕竟作佛。【修行人若不求生净土,仅在浊恶世界修持,则头出头没,不知经若干年劫,尚不能成一罗汉,何况至于菩萨地位!若修净土法门,只要精进修持,一心不乱,现世便可往生,竟从西方修行,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最为捷径。】如果修行人不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只留在浊恶的世界里修行,他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在轮回的大海里,时而伸出头来,比喻生在善趣;时而被大浪一打,又没下头去,比

6、喻又堕入恶趣),不知道经过多少年、多少劫,还不能修成一个阿罗汉果,何况到达圣者菩萨的地位。如果修持特别的净土法门,只要这一生精进修持,一心不乱,今生就能往生西方。从此在西方修行,永不退转、堕落,直至成佛。这是最快捷的路径。【譬如竹中之虫,向上欲出,必要咬穿无数竹节,不胜其苦。若识得从旁便可咬穿,则横出甚易。】西归直指·疑问指南讲记 17就像竹子里的小虫,想往上竖着出来,就要一节一节咬穿,直到咬穿最上面一节才能出来,非常辛苦。如果它认识到从旁边咬穿一个洞就能出来,那横着出来就很容易了。这是比喻超出三界有两种方式,一是单凭自己的力量,从粗到细一分分地断除三界烦恼

7、而超出,这是竖出的方式,有很大难度;二是修持净业,具足信愿行,临终蒙佛加持,往生净土而超出,这是横出的方式,不必断尽烦恼,相比前者容易多了。【所以修净业者,谓之横出三界,而何疑凡夫之不能遂生也?】所以修净业叫做横出三界,何必怀疑具缚凡夫不能往生呢?第六疑【问:九品之中,下三品,多是恶人,止因临终念佛,所以往生。万一既生彼国,仍有邪见三毒,奈何?】问:往生净土的人从低到高分为九品,九品中的下三品多是平生造恶的人,只因临终念佛,而得以往生,万一他们生到极乐世界之后,还有邪见和贪嗔痴,那时该怎么办?【答:只愁不生,不愁生后复恶。】答:只愁不能往生,不愁往生后仍旧造

8、恶。【西归直指·疑问指南讲记 17其中盖有五因缘: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