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ID:14511930

大小:48.7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9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1页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2页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3页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4页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76-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谢海彬吴永波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细木耳。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肉质细腻,滑嫩爽口,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我国黑木耳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居世界首位,远销日本、东南亚、北美各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我国黑木耳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主要靠自然接种法生产,处于半野生状态,产量低而不稳。上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黑木耳纯菌种接种技术的推广,使黑木耳生产由野生状态发展到人工栽培,不仅缩短了黑木耳的生长周期,还大幅度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

2、量。由于段木栽培黑木耳,需要大量的耳木,菌林矛盾日益突出,黑木耳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段木栽培相比,袋料栽培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既适合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栽培,又可进行规模化生产,是目前推广使用的黑木耳栽培新方法。近年来,有关科研单位利用木屑、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等为原料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给黑木耳栽培开辟了新的途径。袋料栽培黑木耳一年可生产两季,成本低,产量高,生产周期短,发展潜力大。一、场地袋料黑木耳生产需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要求交通方便、有水电、地势干燥、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3、300m以内无禽畜舍、无垃圾(粪便)场,无污水和其他污染源。房间最好选南北朝向,如果厂房为两面建房,中间要有较宽的走廊。单面建房,朝南方向要建较宽的内走廊,便于运输和同行。房间为砖木或砖混结构,地面要硬化,四壁要求平整、光洁,利于清洁、消毒。房间设计既能密闭保温又能通风。房间应按工艺流程进行布局,按工序依次为: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做到既相连又相隔离。二、设备1、称量器具:一般应配备磅秤、杆秤、粗天平、量杯、量筒等,以供秤(量)取培养料、药品和拌料用水。2、装袋机:为了提高装袋效率,应购置装袋机。常用的机型为螺旋推进

4、式装袋机,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搅龙和搅龙套来实现不同口径的装袋需要。3、灭菌设备:灭菌锅是袋料黑木耳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灭菌设备分为高压蒸汽灭菌锅和常压蒸汽灭菌锅(灶)两类。通常采用砖和水泥砌成常压灭菌灶。4、接种设备及工具:接种设备主要是接种箱。接种箱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易于消毒灭菌,适合袋料黑木耳生产中制作原种、菌袋。接种工具有接种锄、接种勺、接种镊、紫外线灯、酒精灯等。5、恒温培养室:培养室要远离污染源,避免周围的垃圾因刮风而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培养室的结构和建造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使用上都应达到房间通风、保温、保湿、控光效果好

5、,培养架结实、牢固的要求。培养室必须具备门窗、换气扇、取暖设施等,能使空气对流,满足黑木耳菌丝生长期间对大量新鲜空气的要求。培养室最好是坐北朝南,这样既有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的室温。袋料黑木耳生产流程: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菌袋挑选→整地→开口→催芽→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采收一、季节安排:根据不同品种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方式安排栽培季节。在安排栽培季节时要考虑出耳期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出的范围,要避开三伏天,避免高温、高湿造成的杂菌感染和流耳。汉中袋栽黑木耳的栽培季节有春季和秋季,春栽的制袋季节应安排在11月下旬至12月底

6、,3月上旬~4月初白天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菌袋下地较为适宜。秋栽的制袋季节应安排在8月—9月初,10月初菌袋下地较为适宜。二、原辅材料:袋料黑木耳生产就是利用含有木质素、纤维素较多的农副产品作为培养基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选用阔叶树锯末、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辅助原料有麦麸、米糠、石膏粉、生石灰、白糖等。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不能用松树、柏树、以及有气味的杂木)。玉米芯应先在日光下暴晒一至两天,再用粉碎机打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袋料黑木耳生产常用的几种配方如下:(1)杂

7、木屑81.5%、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2)杂木屑81.5%、麸皮1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3)杂木屑70%、棉子壳17%、麸皮10%、红糖1%、石膏1.5%、生石灰粉0.5%;(4)杂木屑80%、麸皮8%、米糠10%、红糖1%、石膏粉1%。(5)杂木屑80%、麸皮7.5%、笼糠7.5%、米皮糠3%、红糖1%,石膏粉1%。以上配方料与水的比例为1:1.2。三、拌料与装袋1、拌料要求培养料配置前,应将主、副料用适当孔距的筛子过筛,清除杂物后再按配方比例称取、混合。人工

8、拌料,应先将地面打扫干净,将干料拌匀后再加定量的水,反复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使用搅拌机拌料,可直接上料搅拌,边搅拌边加水。拌料要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拌料力求均匀。拌料均匀就是主、副料混合均匀、水分均匀、酸碱度均匀。培养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