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ID:15220983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2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_第1页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_第2页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_第3页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_第4页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作者:陈永胜,王云杰,邢利清【摘要】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3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32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本组32例骨折及脱位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患肩功能良好,其中有13例12~18个月已取出钢板,无钢板断裂及取出钢板后再骨折、再脱位情况。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关键词】锁骨钩钢板 骨折 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数为直接暴力所致,占全身骨折的6%。其中锁骨远端骨折

2、约占锁骨骨折的15%[1],同时常合并肩锁关节脱位。对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及脱位,我们采取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我院2004年1月~2007年3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32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5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9~66岁,左侧13例,右侧18例,双侧1例(系货车驾驶员发生车祸后双肩部碰撞方向盘所致),车祸伤28例,跌倒伤3例,钝器伤(木棒)1例。NeerII[2]型骨折26例,AllmanIII[3]型肩锁关节脱位6例。骨折及脱位均为新鲜、闭合性,临床表现为伤肩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并有浮动感,

3、均经X线摄片检查证实。手术在受伤后6h以内进行18例,3~5天14例。1.2锁骨钩钢板的构造及特点锁骨钩钢板由瑞士内固定学会(AO)最早发明和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已广泛应用。该钢板由一“L”型钢板和一“钩突”组成,它的解剖型设计完全符合锁骨的“S”外形,肩峰下关节外放置钢板钩突,对肩峰影响小,钢板螺钉孔为动力加压孔设计,可供固定碎骨折片。该钢板通过在锁骨远端的钉板固定和穿过肩峰的钩形成杠杆作用,在锁骨远端产生持续稳定的压力,为喙锁韧带及周围软组织的愈合提供了一个稳定无张力的环境,保障了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的愈合。该钢板的锁骨钩与肩峰形成的微动亦符合肩锁关节生物力学要求,也符合肩锁关节的

4、生理特性,是静力与动力固定的有机结合,为手术后肩关节能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废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1.3手术方法5颈丛麻醉下,取仰卧位,患肩垫高,从肩峰至锁骨横行切口长约6~8cm,显露出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将骨折及脱位的肩锁关节复位后,选合适大小和长度的钩钢板,插入肩峰后下方,体部用螺钉固定。钢板固定后修复肩锁韧带和关节囊。术后行肩肘带悬吊,3天后做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12~18个月取出钢板。2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天能行肩关节主动活动,7~10天切口拆线。术后6~8周,最迟12周,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良好,肩锁关节无脱位及半脱位表现。其中有13例12~18个月已取出钢板,无钢

5、板断裂及取出钢板后再骨折、再脱位情况。3讨论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多见,手术方法较多,以往我们对NeerII型骨折及Allman5III型肩锁关节脱位常选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克氏针、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螺钉及粗丝线等方法固定。克氏针固定的缺点是不易控制骨折断端旋转、固定不稳定;易发生退针、脱落,扎穿皮肤引起疼痛、感染;限制肩锁关节微动,引起肩锁关节僵硬和疼痛等并发症[4]。而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的不足是易出现螺丝钉松动,不能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至于钢丝螺钉及粗丝线等方法固定同样存在以上不足。我们应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克服了以上传统内固定方法的缺点,

6、符合手术治疗的目的和基本原则[5],主要是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尽可能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减少创伤性关节炎。锁骨钩钢板在国内外应用10余年,大量的临床应用已证明其疗效优于其他传统的手术方法。该钢板为解剖型设计,完全符合锁骨“S”形结构,巧妙地利用肩峰后下方关节外放置钩,不妨碍肩锁关节之间的正常微动,术后可以早期活动,减少肩关节功能障碍及肩周炎的发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II型骨折及Allman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40min),固定坚强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7、,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冯传汉,郭世绂,黄公怡.肩关节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2-63.2NeerCS.Fracturesofthedistalthirdoftheclavicle.ClinOrthop,1968,58:43-50.3AllmanFL.Fracturesandligamentousinjuresoftheclavicleanditsarticulattion.JBoneandJointSurg(Am),1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