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

ID:15253582

大小:20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_第1页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_第2页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_第3页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案例一 - 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增长理论案例:动荡不定的阿根廷经济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人口 3700万(2000年)。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阿根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占全国总面积1/4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这为阿根廷发达的农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阿根廷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籽等,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6748万吨,是世界

2、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潘帕斯大草原还集中了全国80%的牲畜。1999年阿根廷牛存栏4905.67万头,屠宰量1241.14万头,牛肉产量265.2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为6.5亿美元。同年羊存栏1710.53万头,年屠宰量47.3万头,产羊毛6.5万吨。1999年阿根廷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9.34亿美元。由于拥有发达的农牧业,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图一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阿根廷还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稀有金属铍的储藏量

3、居世界第二,铀矿资源储藏量2.94万吨,名列拉美之首,除此以外,目前已查明的蕴藏量还有:石油4.11亿吨,天然气6886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阿根廷拥有50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湾和温和的气候为阿根廷提供了许多不冻港。同时还为阿根廷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丰富。1991—1996年,渔业是阿根廷第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增长率为214%。1999年捕鱼量达101.28万吨,出口收入为5.05亿美元。 2000年捕鱼量达85万吨,出口收入为5.9亿美元。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劳动力拥有较高的素质以及19世纪60年代

4、到20世纪20年代将近70年稳定的政局,使阿根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在1900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日本的2倍,略高于芬兰和挪威,略低于意大利和瑞典。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高于法国的3485美元和德国的3648美元。但1930年发生政变以后,阿根廷结束了70年的政治稳定局面,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即便如此,在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领先于日本,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大致相当。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阿根廷开始重视工业建设。至40年代初,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

5、超过农业。但在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业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业和简单的装配业为主。50年代以后,政府才开始重视重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内向发展是阿根廷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了扶持制造业,政府采取了高筑贸易壁垒的措施,使本国“幼稚工业”处于基本上没有外来竞争的环境中。然而,保护的代价是高昂的。例如,由于企业的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幼稚工业”不必为参与国际竞争而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阿根廷一些非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几倍。图二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固有的缺陷与20世纪

6、80年代初不利的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1982年终于使阿根廷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在被称作“失去的10年”的80年代,阿根廷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0.7%,而通货膨胀率则居高不下,1989年高达4924%。1989年梅内姆上台后,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通胀问题依然很严重。1991年卡瓦略出任经济部长以后,阿根廷开始实行以比索与美元固定兑换率为基础、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1—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根廷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德拉鲁阿总统执政后,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

7、的措施,但收效甚微。2001年,阿根廷经济连续第四年衰退,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偿债压力陡增,工业生产严重下滑,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经济措施,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联合政府跨台。图三阿根廷经济危机中一家超市被抢阿根廷原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相当一部分居民属中产阶级。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从1980年的13%增至2001年的44%,失业、半失业人数高达700万。自1991年实行固定汇率政策以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40%贫困阶层人均月收入从

8、80年代初的273美元减至267美元,10%最富裕阶层人均月收入却从同期的2380美元增至2561美元。2002年1月杜阿尔德出任过渡总统之后,对危机重重的阿根廷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