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

ID:15626826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_第1页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_第2页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_第3页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_第4页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值得关注的几种教育管理理论 “热炉”法则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及规章制度,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惩罚性原则。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4)

2、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南风法则 “南风”法则也称为“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思考:“热炉”法则指的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刚性,而南

3、风法则指的是工作意识中的心理调适,是柔性关怀。刚柔兼济,人员才能各司其职。然而,在现实中也有一种刚柔颠倒的现象,那就是本来是刚性的规章制度,却在实际操作中变成柔性的符号,而本应体现柔性关怀的心理调适却因缺乏有效沟通而适得其反。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

4、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思考:在教育的层面上看,羊群效应从正面,可以给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引领作用,可以给学校的定位发展起参照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时间、降低成本;若从反面来审视,羊群效应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教师创造和创新的能动性,且在跟从中具有一定的盲动性。因此,学校的思想应是尽可能多地培育一定数量的领头羊,也尽可能快地调动整个羊群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在教育调整中占得先机。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

5、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

6、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7、,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思考:责任分散效应在学校的常规教育管理中有太多的表现,学生下课打闹很自然被想成是班主任的责任,课堂纪律问题也总是被为与课任教题无关,学生的心理问题那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好像一切问题都有合理的推卸理由,都有人承担责任。台湾一位校长高震东先生的一次演讲,题目叫做《天下兴亡,我的责任》,高先生认为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恰恰是大家都没责任,至少是“我”没责任!因此,学校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是“学生教育,我的责任”观念。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帕罗阿尔

8、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