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

ID:16935575

大小:17.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_第1页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_第2页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以池州市为例http://www.hm160.cn时间:2008-6-78:52:26(盆景:hm160.cn)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诸多城市纷纷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文章以池州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例,着重探讨了坚持以生态建设和人文建设作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原则的重要性。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生态人文建设池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他倡导:群山披绿,古木垂林,奇花异草,葱茏秀丽;环城绿带,茂林苍郁;公共绿地,波光潋滟;城区绿树掩映,道旁花卉点缀,庭院流

2、水透绿,雕塑风格多样。随着时代与经济发展加快,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而言,则无定式。本文以池州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探讨。1、概况  池州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东接铜陵,南依黄山,西望庐山,北与安庆市一江相邻。境内有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52%,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城区位于长江之南,南依九华山,面积359km2,人口15万。区内有山有水,植物群落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先天条件。在城市规划中,城区分成三个功能区,即以老城为中心的主城区,江口临江工业区,南关站前区;结合这三个区和城市地理条件

3、,城市绿地系统由相对完整的三个景观区域组成,绿地面积为302.79h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43%,人均绿地面积15.14m2,公共绿地11m2/人。2、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20世纪以来,以城市绿地、水体治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但盲目而缺少生态设计的绿地却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世人公认的生态园林先驱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说:“在设计建设一座城市的时候,自然与城市两者缺一不可,设计者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将两者完善的结合起来。”[1],只有把城市和绿地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山青、水碧、城绿”的目标才能

4、变为现实。2.1建设森林城市,让城市置于绿色和森林之中  山水园林城市其实质是以山和水为载体,以森林为依托,把城市建筑和构筑物置于绿色的环抱之中。池州市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杏花村风景区、白沙湖风景区良好的森林植被,并联系中心区、生态恢复区将森林楔入城市建设用地,形成开敞、优美自然的城市森林风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下列原则:2.1.1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要想成为森林城市,首先必须做好“面”上的文章,也就是老城区周围的杏花村、白沙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区、长江防护林等面上的绿化,这样,城市将被森林包围;其次,在城区应大力抓好城区道路和滨河绿地建设,坚持以

5、乔木为基调,形成城市绿廊。这两方面均是公共绿地的范畴,只要政府政策得当,执行到位,就比较容易实现。但形成森林风貌,光有“线、面”结合还难以形成良好郁闭度,还要提高城市“点”的绿化程度。“点”主要指居住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等专用绿地,投资与管理属各自单位,这方面政府应探索一条符合建设山水城市和实际的经营监管机制,从而使“点”上的绿化与线、面相结合,成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2.1.2坚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2]这种协调意味着坚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6、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多样性又是动物、微生机多样性的基础。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最重要的是通过植物生态群落的多层次结构,提高植物净化污染、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又促进各种鸟类、昆虫、微生物入城,利用各物种间的生存竞争,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协调状态,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降低绿地养护成本。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

7、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池州气候温暖湿润,热量、物种丰富。在杏花村、白沙湖、生态恢复区等地应保持以乡土树种为特色的原有植物生态群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野生植被,稍加干预,使其适者生存,形成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物种丰富、季相分明的景象。要避免杏花村景区那样,先破坏,再栽植的形式主义再次发生,降低其生态功能。  池州老城区,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