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ID:1716461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_第1页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_第2页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_第3页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发稿时间:2009-05-04  阅读次数:836)农民工进城与中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姚士谋 陈 爽 章以本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城市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国专家组城市化水平提升是世界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8年的4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民工进城,将近有1.5亿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大部分的农民

2、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镇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本文将从农村劳力推动我国特色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城乡统筹与中国城镇化的关键性策略等方面探索农民工进城与我国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并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规律及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1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

3、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城市是以工业产品、市场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聚集地,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非农产业的发展与集聚、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人

4、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地区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城镇化与人口增长、产业转移、用地扩展、城乡交流等要素密切相关。依据我国的国情状况,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农业劳动力转化的规模也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 1.1我国的城镇化出现了向心集聚到郊区城市化提长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进入初始的现代城镇化阶段,加之国内各地区发展条件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我国城镇化表现出多个演化阶段相互交叉的态势,而并非像发达国家受市场规律的支配那样,各个阶段依次地完成。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在20世纪50年代

5、中期,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到57.6%,而当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仅有16.5%(1957)。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水平较低、商品化程度不高的农业大国,不仅在沿海许多城市区域,而且在内地那些省会城市,大部分地区城镇化仍然是向心集聚(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工业基础差、市场不发育、基础设施很薄弱的状况。一般工业化国家、城镇化开始起动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达到200~250美元左右,而我国在50年代初期人均GDP仅有50~60美元,城镇化起动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地区才出现郊区城市化

6、的阶段。我国各地的城镇化发展阶段相互叠加,内地与沿海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开始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和土地开发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城镇化的实践内容,也使得我国城镇化道路出现多种模式与问题,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利于扩大城市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必需的市场需要,而且建立在农村发展基础上的小城镇发展,也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特征,促进了大中城市与乡村小城镇相互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的形式。 1.2农业劳动力大批转移,缓解了城镇化滞后的状况 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工业化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

7、,我国工业化率达到47.9%,但全国的城镇化率仅有17.9%,城镇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24.8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大批进城务工,到200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5%左右,滞后工业化率只有4.3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已经得到有效的扭转,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创新经验和城镇化发展模式。 我国城镇化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转移(见表1),农村劳动力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低

8、的局面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2007年全国有1.5亿人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