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

ID:17205259

大小:7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28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下册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陈桥兵变: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原曾结为义社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赵匡胤制造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的谣言,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元建隆,仍都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在澶州缔结的一次盟约

2、。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宋辽此次和议为“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十一月,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讹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变换“誓书”,约定:①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萧太后为叔母;②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③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

3、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3.靖康之难: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宋代钦宗靖康年间金灭北宋的事件。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

4、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不成。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金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八月,全军再次南侵。闰十一月初,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十二月起,全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四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金兵退走前,立宋朝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北宋灭亡。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4.主户和客户宋代户籍统计中,将人户明确划分为主户和客户。都城和州府县城及市镇的居民称为坊郭户;另外还有官户,即形

5、势户,也称官户。5.主要背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内外部压力严重,与辽朝与西夏展开频繁的战争,频繁的征兵(加重了对中小地主的赋税,他们往往通过地租和高利贷将这些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导致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严重。北宋士大夫和仁宗采取措施缓和矛盾,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背景简介: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对夏战争惨败,再加上其积贫积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范仲淹在仁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汰冗官、选拨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目的是缓和社会的此次改革。主要内容:整顿吏治: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覃恩信;重命令;发展经济:

6、厚农桑,减徭役;加强军备:修武备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历史意义:这次改革触及北宋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失败,但开创了北宋士大夫参政议政的风气,激发了他们关

7、心政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熙宁变法的前奏。失败原因:1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仁宗选择因循守旧,牺牲范仲淹,,以稳定为大局;2改革将要触动的是整个士-官僚层的利益,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3直接原因是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4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北宋统治的腐败:(1)庞大而腐败的军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