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

ID:17335270

大小:1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3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一、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率(一)城市化概念“城市化”与“城镇化”,一字之差,涵义却大不相同。“城市化”中的“城市”是指“大、中城市”,而非一般的“小城镇”。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个外来语,是”使,,具有城市属性”之意“镇”在英语中是“town”,指人烟稠密的乡村地区。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我们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而非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更不能以“城镇化”取代“城市化”。(二)中国城市化率近二十年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比较低,且变化不大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城市化率很低,且低于世界城市化率

2、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城市化,香港澳门已经是完全城市化了。二、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一)农村的推力城市化进程的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过程。它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因此,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非农业人口需要提供口粮。可以说,一个国家农业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多少,是决定该国城市人口数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除非通过贸易等手段从国外获取)。商品粮越多,则城市居民的食物来源越有保障,城市的吸引力越强,城市化进行的速度也就越快;

3、反之,则势必大大滞缓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劳动率的高低,就表明了农业给予城市化的动力之强弱。第二,农业(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向城市的转移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需要成千上万,源源不断的劳动大军补充进来,这些人力资源只能来自农村,即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第三,农业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城市化是以大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主要标志的,而许多工业生产都是建立在农业原料的稳定供给之上的,如许多工业化国家都是从轻纺工业开始工业化的起步,轻纺工业所需的棉、麻、丝、皮毛、烟草、木材等无

4、不取之于农业。否则工业发展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同时,农村不仅担负着原料供给者的重任,也是城市大工业产品的消费者。离开了农村这个广袤的大市场,城市工业的发展空间将变得极为局促和狭小,城市化的发展也将举步艰难。(二)二、三产业的拉力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从以农业为主转入以机械化和工业化为主,这时第二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工业化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由此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革命引起了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据测算,

5、发达国家1820-1950年间,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以美国为例:从1790年-1950年的160年间,美国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变化曲线,是两条几乎平行的曲线。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

6、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事实证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十分惊人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不但第二产业继续发展,争取更大的规模效益,而且,商业、贸易、金融、流通等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一跃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当然,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配套性服务的需求。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性设施。如企业生产要求有

7、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的服务;产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越高,就越要求加强横向协作与交流。另一方面是生活消费性服务项目的需求。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如住房、购物、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医疗保健、旅游度假、法律诉讼、社会福利等。以上的各种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带来了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但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又有显著不同。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