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

ID:17487329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_第1页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_第2页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_第3页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_第4页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相关研究【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出现率、定位、进入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疗,为上颌磨牙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Abstract】Thispaperillustratedtheincidence,location,factorsandtreatmentofsecondmesiobuccalcanalofmaxillarymolar,somaybeareferencefortreatmentofmaxillarymolar.【Keywords】maxillarymolar;secondmesiobuccal

2、canal上颌第一、二磨牙担负主要的咀嚼功能,是牙髓根尖周病的高发牙位,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以保存患牙。但由于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esiobuccalroot,MBR)根管结构的复杂性,其成为根管治疗失败率最高的牙位。研究表明MBR常有主根管(mainmesiobuccalcanal,MB)和第二根管(secondmesiobuccalcanal,MB2)同时存在,甚至偶有第三根管(thirdmesiobuccalcanal,MB3)出现,并且MB2的遗漏是上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2]。随着对MB2研究的深入和根管治疗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上颌磨牙的治愈率也不断提高。本文

3、就近年来MB2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对临床医师发现和治疗MB2有所帮助。1MB2的出现率有的学者认为形成MB2的原因应该从MBR的形态发生来分析,起初MBR的横截面似肾形,随着继发性牙本质的沉积,两极间峡部变得越来越窄甚至闭锁,从而形成两个根管。James[3]提出了“豆形”根管系统的发育模式,即根管的发育初期受限于牙根的外部形状,发育过程中若MB和MB2间的峡部关闭,形成较粗的MB和较细的MB2;若1个或多个管腔的融合,则只有1个根管,有些离体牙在峡部关闭前就被拔除了。1969年Weine[4]首先报道了上颌第一磨牙MBR存在两个根管,此后的研究表明MB2的出现率受研究人群、实验方

4、法、操作技术及评价标准的影响,在离体牙为51.5%~95.2%,在人体的研究则为18.6%~77.2%[5];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dentaloperatingmicroscope,DOM)后,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出现率提高到71.2%[6]。研究表明MB2的出现率可能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Fogel[6]发现老年人MBR单根管的几率大于年轻人,女性MBR单根管的几率大于男性,男、女有2个根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32岁和39.78岁,他提出年龄和性别可以作为预测根管类型的重要因素,而Gille[7]研究结果显示上颌第二磨牙MB2的出现率与患者年龄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因为牙本质的增龄

5、性变化可以使根管和根管口变得非常细小,但很少导致根管完全闭锁。2MB2的定位 Kulild[3]61990年提出MB2根管口定位的方法:(1)用标准法和手动器械定位所有的根管位置;(2)在慢球钻帮助下更加仔细的定位;(3)在去除冠部的牙体组织后,在水平方向以1mm的增量逐层截去,用DOM仔细寻找第二根管,他的方法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考。2.1偏移角度投照X线偏移投照对于确定遗漏根管的存在和位置有很大帮助,Slowey[8]指出如果1个牙根中只1个根管,那么不论采取什么偏移角度投照,根管影像都应位于牙根中央。同样偏移投照则具有将双根管分开的能力,对确诊MB2存在重大意义[9]。

6、2.2改良开髓洞形将开髓洞形从传统的三角形改良为斜方形,可以改善髓室底的视野,有利于去除近中壁牙本质悬突,将MB2根管口暴露[10]。Weller[11]的研究也表明,改进上颌第一磨牙常规的面开髓洞形,由三角形改为斜向近中的菱形,有助于查找MB2。2.3参照邻近根管寻找根管口时,若MB的根管口呈现“长线形”或其管口较偏颊侧时即应注意寻找MB2。Stropko[12]得出MB2根管口多位于MB-P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寻找MB2时可以先清理和成形MB,并观察来自MB深部的分支“线状结构”,用低速手机或合适的超声器械在“线状结构”处开槽。Gorduysus[13]认为MB2根管口与其他根管口间

7、的关系无规律可循,MB2与MB根管口间的距离大约1.81mm,并且50%的上颌磨牙MB2根管口距MB-P根管口连线0.5mm或位于该连线上,MB2的走形方向多有规律的弯曲成一定角度,即冠端偏近中,根端又偏远中。Gilles[7]发现上颌第一、二磨牙的MB2根管口直径平均值分别为0.49mm和0.42mm,MB2与MB根管口偶尔会融合成一个较大的卵圆形根管口,直径的平均值为1.9mm。2.4逐步接近法所谓“逐步接近法”[6]即用细小车针逐步磨除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