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doc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doc

ID:17493636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2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doc_第1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超应用价值探析  【论文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l)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15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110例,其中双侧14例,单侧96例,左侧92条,右侧32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1资料与方

2、法    本组115例,男62例,女53例;年龄20~83岁,平均51岁;病程6h~2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应用HITACHI-52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5MHz和7.5~10.0MHz的探头;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检查髂股静脉,俯卧位检查腘及胫后静脉,检查小腿肌肉静脉丛时适当抬高足部,从而使该部肌肉充分放松,探头自股静脉由上而下沿血管走行扫查,髂静脉可用3.5MHz探头,其他静脉则使用7.5~10.0MHz探头,以实时超声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

3、彩色血流充填、充盈残缺及侧支循环情况,PW测量血流速度,血管分叉处及关节周围是重点观察部位,注意双侧对比,配合Valsalva试验,局部加压有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2结果    2.1超声检测出下肢静脉血栓110例,其中双侧14例,单侧96例;左侧92条,右侧32条,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二者之比为2.1∶1。5例超声结果阴性,静脉造影结果为单侧血栓(股深静脉2例,股浅静脉1例,胫后静脉2例,均未完全阻塞血管)。  2.2声像图表现①急性期13例(发病2周内):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径线增宽,静脉壁内膜尚清晰,管腔内团块样低

4、回声,加压管腔不消失;CDFI完全无血流信号或仅见短细条状血流信号;②亚急性期20例(数周以后的血栓):二维超声血栓回声较急性期增强,径线缩小,静脉径线亦随之缩小,CDFI出现再通血流信号;③慢性期77例(数月到数年的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壁内膜粗糙、增厚,管腔内不规则形态的较强回声团与管壁无明确分界,加压管腔亦不消失;CDFI表现为狭窄的彩色血流充盈,完全闭塞处检测不到血流信号,其周围可见丰富的侧支血流,完全再通后血管内血流信号呈“双轨征”各期血栓远端血流均表现为多普勒频谱波动消失。  3讨论  2  下肢深静脉是整个下肢

5、静脉血液回流的主要通道,一旦血栓形成,迅速引起患肢疼痛、压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静脉血栓自开始形成、蔓延扩展与机化再通,引起静脉瓣膜及内膜损害,有一个发展过程:发病2周以内的血栓称急性血栓[1],其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素和少量白细胞,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团块样低回声,伴有静脉增宽,CDFI血流信号变细,完全闭塞者无血流显示。初形成的血栓回声过低,难以分辨时,加压实验可帮助诊断:用探头轻轻按压,如果加压时静脉管腔不消失,放松探头见静脉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应提示血栓形成;发病数周的血栓称亚急性血栓,其主要成分为肉芽组

6、织并逐渐机化为纤维组织,随着脱水血栓逐渐缩小,声像图相应表现为血栓回声增强、变小、固定,静脉管径也随之变为正常,在机化过程中当内皮细胞覆盖在血栓内裂隙的表面,上下游血流得以部分沟通,即再通,CDFI出现细条、星点状的再通的血流,数月后的血栓称慢性血栓,纤维组织内的水分进一步脱失,回声较亚急性血栓增强,且强弱不均,与静脉壁无明确分界,伴有静脉瓣膜增厚,CDFI显示静脉腔狭窄或无血流信号,有时可见完全再通后血管内血流信号呈“双轨征”,并伴有丰富的交通侧支血流,病变静脉内多普勒频谱返流持续时间往往大于1s,无波动,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

7、现。左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多于右侧,本组二者发生率之比为2.1∶1,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的行经较长,部分髂静脉在行经中受前方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和后方骶骨的压迫所致,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不能作为诊断本症的可靠依据[2]。近年来采用CDFI技术明显提高下肢静脉血栓及静脉瓣功能不全诊断的准确性,这种新的影像学检查能同时显示下肢浅静脉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3]。本组结果表明健侧与患侧声像图有明显差异,CDFI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据文献报道,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6~8h以内,超过8h以后,由于血栓机化,溶栓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8、血栓形成超过3d以上,应采用手术取栓。据谢汉波等[4]的观察,静脉血栓形成15d以后,在大静脉周围常出现新生的侧支循环,通过溶栓治疗可使血栓与血管壁之间的血流再通,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对于正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争取治疗时间、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