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ID:1770144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4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_第4页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也称动力固结法,利用起吊设备,将重锤从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强夯法主要用于砂性土、非饱和粘性土与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是主要夯实地基的方法,可经常用于夯实非饱和粘洼土、湿陷性黄土和砂性土。  关键词:强夯法;市政道路;施工;应用  1、强夯法的加固地基原理  强夯法加固地基目前主要有3种不同的加固原理,分别是:动力固结原理、动力密实原理和动力置换原理。 

2、 1.1动力固结原理  动力固结原理是强夯法机理中被最早接受的,它是通过强夯法来实现处理土层地基中饱和细小颗粒的目的。动力固结原理常用于细颗粒饱和土的处理,通过动力固结原理来破环土体的结构,并且使局部土体产生缝隙来增加排水的通道以便让水溢出来,最后达到土体固结。在许多工程实践中,动力固结原理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意义,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它也有其独立的作用系统。  (1)局部液化的土层地基:强夯开始阶段,重复夯实形成外界冲击力逐渐压缩地基土中的气体,在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覆盖压力与孔隙水压力相等,液化降低

3、的土层地基产生,最强的孔隙水压力形成。继续强夯的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增长值开始降低,强度增长值开始增强,并最后会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液化的土层地基是局部范围内的。  (2)饱和土的变化压缩:土层地基中存在着渗透性极低的饱和细颗粒土,这种极低的渗透性也影响着孔隙水不能迅速排出。然而动力固结原理利用有机物分解,压缩土层中气泡形式的气体体积,并使其变形。拥有较强拉应力的部分地基土在瞬时强作用力下不会发生变形,只是形成裂缝网络结构,水能够因此迅速排除,之后土层粒子更加紧密,承载能力更强。  (3)土层触变恢复:当地基中的土层在外界的

4、强夯作用下强度不断降低,土体液化到达最低值时,裂缝产生在地基土层中,变为自由水的部分地基土层中的吸附水,随裂缝流出。土层粒子紧密接触,固定的新吸附水层,有效提升了地基土层的变形模量和抗压性。  (4)土层渗透性的改变:外界作用力大于土层地基中的颗粒土孔隙水的侧向压力时,形成排水网络系统,孔隙水会排出。外界作用力小于土层地基中的颗粒土孔隙水的侧向压力时,孔隙水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孔隙裂缝自行闭合,水的运动得到机会恢复土层地基中的原状态。  1.2动力密实原理  动力密实原理主要用于加固强夯粗颗粒、多孔隙、非饱和土,用冲

5、击动力减小土层中的孔隙体积,使土体变得密实,提高土体强度。土层路基在强夯法重锤的强大作用下,土层路基结构中的土粒接触点会产生压缩形变,进而使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土层更加密集,增强路面的承载力度。在土层地基中,土粒并不都是均匀的圆或椭圆的,也存在着片状颗粒。那么,在强夯法的作用之下,片状土粒便会被变弯,使其附近的土粒相对产生位移,当土粒接触处时会进行相对运动。  1.3动力置换原理  动力置换原理可根据置换作用部分的不同分为整式置换原理和桩式置换原理。顾名思义,整式置换原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法的作用机理,通过强夯的巨大力量

6、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当中。而桩式置换原理则是采用强夯作用将碎石填筑土体之中,并且间隔地将部分碎石桩夯人软土中,形成桩式的碎石桩和碎石墩。桩式置换原理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碎石内摩擦角与墩间土地基复合作用,来维持桩体平衡的状态。  2、强夯法的优缺点  强夯法普遍运用于道路施工过程中,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强夯法的优点有:设备比较简单,能够节省材料,施工较为方便,对人力、物力的投入需要较低,经济实用性比较高。强夯法的运用显著减少了施工时间,使效益增强。强夯法在高填方中使路基更加夯实,原地面与路基填料结合更加能紧密,路面

7、塌陷的可能性降低。但强夯法也同时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强夯法的加固效果会受到地基土层中软弱夹层的影响,夯击力度有效传递性不足。  3、强夯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重锤越重,其落距越大,强夯过程中的单击能量就越强大,夯击次数就可以相应减少,单次的夯击效果就越更明显。那么,就要根据具体条件,如不同的土体、不同的加固深度来确定单夯击能,进而在夯击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落距和重锤。  第二,强夯法的实际应用中,布置的夯击点一般为正方形或三角形。确定夯击点间距时一般要注意目标深度和土层地基的性质。第一次作用的夯击点间距一般在重锤直径3倍

8、左右,之后可适当缩小间距,以此确保夯击作用深度。  第三,夯击频率受土层孔隙水压力消失速度的影响,夯击间歇时间由于土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第四,过厚的土层厚度使强夯法冲击力度传递不到深层地基中,则强夯作用不显著。  4、强夯法在道路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4.1施工程序  强夯法的应用在不同的国家也有所不同,如:日本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