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

ID:17984833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2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_第1页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_第2页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_第3页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_第4页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付宝环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广大中小学生从多年的合唱艺术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与人的特殊功能。合唱的发展简史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包括汉族的二

2、十三个民族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相传尧舜时代的《乐舞》常间插集体歌唱。史书记载汉代就组织过几十个人甚至一百多人的合唱队。宋元时期歌舞戏、南戏之中也安排有合唱。至清代京戏中也还留存有合唱,但规模远不如先前那么庞大。在欧洲,古希腊的悲剧,合唱歌队就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四世纪,基督教圣歌虽为单声部曲调,但已有两支歌队相互唱和或领唱与歌队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九世纪以后,合唱作品有宗教的、世俗的单首乐曲,延伸到歌剧、交响曲,并出现多种包括合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合唱演唱人数也有扩大到几百人上千人的。二十世纪我国合唱音乐,一方面随着欧洲宗教在我国各地的扩散而传播

3、,一方面经由留洋学生引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而推行。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新音乐的发展,群众性的合唱活动紧密结合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救亡及解放战争得以广泛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了更多的专业、业余的歌曲作者及合唱指挥。许多专业合唱团和业余的合唱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合唱活动进一步深入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团体及合唱指挥频繁交流。人们对于合唱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我国的合唱艺术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更加辉煌的发展高潮。例如《黄河大合唱》,从抗日战争唱到建国60年,七十多年来百唱不衰,成为中华合唱音乐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合唱艺术方面,而且在凝聚人

4、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方面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近年来,合唱艺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合唱中来。在中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合唱也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这几届的青歌赛增加了合唱比赛,更受关注,成为观看的亮点。也展示出我国合唱艺术的水平。少年儿童的合唱在近三十年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两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促进了学生合唱技艺的加强,艺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学生合唱的训练还是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源自于音乐课堂教学。班级合唱是学生合唱水平提高的基础。音乐课合唱教学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

5、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教学形式。它能把每个人声音的个

6、性统一到共性之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还要与其他声部协调,对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能力有更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上的合唱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学生,因此,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演唱能力强的学生。合唱教学的主要步骤1、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合唱的基础。唱歌中的呼吸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太相同的。平时说话时人们气息较浅,声音传得也不会太远,但是唱歌时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因此,歌唱时的呼吸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基本功。(一)、呼与吸的训练要领姿势:身体站直,自然放松,两肩放平,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双

7、脚稍微分开,重心稍向前倾。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吸气:要感觉两肋涨满,才是吸气到位。吸气时不能耸肩、挺胸,不能把气只吸到胸部,一定要感觉腰部一周都扩张了才对。教师要反复做示范,还要逐个摸一摸学生的腰腹部,帮助他们找到气息的支点。呼气: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先练习缓吸缓呼,然后是急吸缓呼,最后练急吸急呼。练习:在正确的吸气之后缓缓地呼气,并均匀地数数,先从1数到10为一口气,之后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难度,如从1数到20、30等。为检验呼气是否均匀,呼气时发出“斯”的声音,也会使学生很有兴趣。2、发声训练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