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医学课件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

ID:18660784

大小:686.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9-20

上传者:U-10243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_第1页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_第2页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_第3页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_第4页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感染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全身性感染的种类菌血症脓毒症 病因和分类1.主要病因:病原菌数量多、毒素能力强,机体抵抗力下降2.分类: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芽孢厌氧:真菌: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①起病急,病情重,寒战高热,脉快,呼吸困难,体温可达40~41,或不升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③肝、脾肿大,严重黄疸和皮下淤斑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失调 (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五)治疗要点与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抗生素*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1.一般护理*体位与休息:卧位休息*饮食与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口腔、皮肤生活护理2.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护理措施 3.治疗配合:①治疗原发病,抗生素②改善体液失衡③支持对症治疗④纠正休克4.心理护理5.健康指导 第四节 特异性感染 常见的外科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真菌感染结核 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的病因致病条件:伤口无氧环境抵抗力低下 痉挛毒素:主要,引起横纹肌持续性收缩与阵发性痉挛、血压身高、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大汗。溶血毒素: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潜伏期:通常是6~12天,个别病人伤后1~2日就发病。还有在伤后数月或数年因清除病灶或异物而发病的。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7日风”? 2.前躯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持续12~24小时。 3.发作期:肌肉强制性收缩。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表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声、光刺激诱发痉挛病程:3~4周,缓解期1周 4.并发症肌肉断裂、骨折、蛇咬伤、坠床①窒息: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 ③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④心力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合并肺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升高生化检查渗出物涂片:破伤风梭菌 防治要点与反应1.预防:*创伤口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使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达到免疫,有效可靠经济被动免疫:伤后12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伤口污染严重或超过12小时,剂量加倍。过敏试验:皮试 破伤风的治疗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控制和解除痉挛:镇静药、解痉药,必要时人工冬眠。——治疗中心环节防治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继发感染、呼吸困难。 破伤风的护理一般护理隔离护理:环境要求—安静、避光,减少外界刺激;操作镇静剂后30分钟体位:卧床休息,床边加隔离护栏饮食与营养:2.病情观察: 3.治疗配合①伤口护理②用药护理③预防并发症的护理4.心理护理5.健康指导 气性坏疽的病因致病菌: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杆菌。毒性:外毒素和酶。致病条件:细菌侵入伤口、厌氧环境、抵抗力下降。 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12-24小时内可引起全身情况迅速恶化。潜伏期:一般伤后1-4天。局部:前驱症状表现为伤肢沉重,肿胀或疼痛,以后变为胀裂样剧痛,肿胀、压痛显著,伤口周围皮肤水肿、苍白、发亮、水疱。皮肤色泽迅速变为紫红色、紫黑色,周围可扪及捻发音,轻压伤口有气泡溢出及稀薄、恶臭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流出。全身症状:烦躁、皮肤、口唇苍白,大汗,脉搏增快,体温上升,或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酸中毒、谵妄甚至昏迷。 气性坏疽的治疗彻底清创抗休克紧急手术高压氧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气性坏疽的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1.不符合外科感染的特点的是()A多数由单一细菌引起感染B以局部炎症为主C常与创伤有关D常需手术治疗E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 2.急性感染指病程在多长时间以内()A1周B2周C3周D1个月E2个月3.导破伤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A脓毒症B脱水C骨折D窒息 4.皮肤的多数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A痈B疖C丹毒D急性淋巴管炎E急性蜂窝织炎5.伤口或病灶近测皮肤出现“红线”的是()A静脉炎B动脉炎C丹毒D淋巴结炎E管状淋巴管炎 6.一般人群预防破伤风最可靠的方法是()A注射破伤风抗毒素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C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受伤后注射青霉素 7.破伤风的潜伏期()A2~8日B4~6日C6~12日D15~30日8破伤风病人最早发生强直性收缩的是()A咀嚼肌B背腹肌C颈项肌D四肢肌 9.控制破伤风病人痉挛的最主要措施()A保持病室安静B限制亲友探视C使用镇静及解痉药D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10患儿,2岁,因颈部蜂窝织炎入院,病人颈部肿胀,应特别观察()A呼吸B体温C吞咽D神志 11李某,男58岁,破伤风病人,抽搐频繁,呼吸道分泌物多,有窒息的可能,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肌注苯巴比妥纳B静脉滴注甲硝唑C应用青霉素D立即器官切开 12外科感染的特点?13破伤风的治疗原则?14全身感染的处理原则? ACDAEBCACAD 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实践课 案例分析男性46岁,因不慎刺伤足底,7天后出现头晕、头痛、咀嚼肌紧张、全身无力、打哈欠等,继之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咧嘴“苦笑”、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急诊以“破伤风”收入院治疗。病人全身肌肉强制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物多。 请分析:(1)病人目前可能出现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2)病人出现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4)若病人发生了该并发症,处理原则? 1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呼吸骤停,甚至窒息2原因为持续性喉头和呼吸机痉挛、误吸、痰液堵塞气道等3、1)按医嘱准确、及时使用镇静解痉、肌松剂等,有效控制和解除肌痉挛。2)保持呼吸道通畅3)避免刺激和诱发抽搐和痉挛4、1)保持呼吸通畅2)有效控制并解除肌痉挛详细见书6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