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

ID:19252240

大小:35.1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30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_第1页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_第2页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_第3页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_第4页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国共同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上)关键词:美国法/共同诉讼/许可合并/强制合并/错误合并  内容提要:普通共同诉讼所具有的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及避免矛盾裁决的特征反而是治疗司法权威滑坡的一剂良药。比较而言,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尽管美国强制合并制度中有关必要的当事人和必不可少的当事人的分类标准未必能有效地移植过来,但是对强制合并作出区分,并且尽可能避免因无法合并而驳回诉讼的理念却值得重视。这种通过引入诉讼、介入诉讼和共同诉讼进行整体衔接的制度及其清晰明确的制度目的都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美国共同诉讼制度经历了一个辗转曲折的过程,早期美国民事诉讼法在很大程度上继受了英

2、国的日耳曼血统,[1]普通法令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诉讼的合并,纠纷不能一次性解决,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于是《费尔德法典》应运而生,该法典拓展了普通法程序中主体合并的规定,但是费尔德本人厌恶法律的灵活性,因此该法典没有采纳衡平法院最重要、最突出的特质,包括宽泛的当事人合并。这些问题后来在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得到了改善。在诉辩制度中发生的这些改变使普通法的判决更具有延展性,也使诉讼程序从古老的形态束缚下解放出来。[2]  不过,1938年规则中一些诸如“共同利益”、“必不可少”等抽象的术语缺乏定义,容易引发歧义。  1966年,《规则》经历了重大修订,人们抛弃了抽象的术语,使法官的

3、注意力从纯技术性的权利义务上回归到每个案件本身。新规定区分合并可行和不可行两种情况,分别列举了法官作出判断时须考虑的具体因素,并进一步表达了鼓励主体合并的意图。联邦最高法院的顾问委员会在注解中说道:“纵使法院错误地决定在利害关系人缺席的情况下继续诉讼,也不会剥夺法院对经适当送达的现有当事人作出裁判的权力,但裁决的约束力仅限于参与诉讼的当事人。”[3]这使得当事人强制合并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拓展。下文将以现行规则和判例为依据,对美国当事人合并的具体制度进行介绍。  一、许可性当事人合并的要件  许可性当事人合并规则一直由方便司法的考虑推动发展,普通法上的当事人合并被限定在共同权利或者

4、共同责任的范围内,衡平法则允许更为自由的合并,不再以诉称的权利性质而是以当事人与诉讼标的的关系为基础。《规则》采纳了这一观点。根据《规则》第20条款的规定,许可性当事人合并只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成立:现有当事人的请求;单一的交易或事件;共同的法律或事实问题。[4]“第20条使用’可以’而不是’应当’来标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强制当事人合并”,[5]但是为了“促进诉讼的便利和争议的最终解决以避免重复诉讼”,[6]“联邦政策鼓励在多数人诉讼中进行有效率的合并”。[7]  现有当事人的请求  在许可性当事人合并中,无论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合并,现有当事人的意愿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许可合并属

5、于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因此,法院不会依职权命令启动合并程序。[8]同样,非当事人也不能自行申请合并为案件当事人。如果是现有当事人寻求将案外人并入诉讼,法院应适用第19条和第20条的合并规则;如果案外人寻求加入诉讼,法院应适用第24条的介入规则。[9]事实上,原告在许可合并的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请求合并另一原告,也可以请求合并其他被告。与此对应,被告也有权申请追加案外人为原告,只要该案外人愿意成为共同原告。  单一的交易或事件  根据第20条的规定,获得救济权应该是“关于或源于相同的交易、事件或者系列的交易或事件”。这是一个宽松的规则,无论是相同的交易或事件还是系列的交易和事件,都可以

6、被规则视为单一的交易或事件。不仅如此,在联邦司法实践中,甄别的交易或事件同样被认为符合单一的交易或事件标准。[10]  1.相同的交易或事件  许可性当事人合并并不要求具备同一的事实问题,只要请求基于相同的或者系列的交易或事件就足矣。[11]当然,《规则》第20条本身并未就交易或事件的确定提供一个坚实而快速的规则,但术语“交易或事件”同样被用于规则第13条款的反诉规定中,故该款的语境为此标准的适用提供了指引。[12]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对此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反诉中的“交易或事件”标准就是“逻辑关系”标准。该案原告零星交易棉花交易所和被告纽约棉花交易所是竞争主体,被告控制着棉花的报价信

7、息,原告请求法院确认被告构成垄断,制止其拒绝向原告提供棉花交易信息的行为。被告辩称,其拒绝提供报价信息是由于原告利用该报价信息进行非法的投机交易,被告据此反诉,请求法院签发禁令,禁止原告继续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窃取被告的报价信息。联邦最高法院认为,“交易”是具有灵活含义的一个词汇。被告拒绝提供棉花交易的报价是原告据以作为诉因的交易链中的一环,也是构成反诉标的的交易的重要部分,没有这一情况,任何一方都不必寻求救济。本诉的事实部分地构成了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