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

ID:19669737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4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_第1页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_第2页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_第3页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_第4页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一、总则(一)为适应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校长,教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研究积极性,建立推进我市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的良好规范与机制,及时解决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教研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制订本办法。(二)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课题)的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主要围绕着解决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工作关注实践创新、理论转化、模式应用、经验总结等。(三)教

2、学课题研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倡导探索、创新、务实、高效的研究风气,强调广泛参与与群体合作。其基本特点为“小、快、实”。“小”:研究的内容以实际教学问题为主,选题角度适宜,切入点准确;“快”:研究工作群众性强,方法灵活,适时高效;“实”: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具有科学性,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二、管理(四)成立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课题管理办公室。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全市教学课题的立项申报与评审、中期检查、成果鉴定、课题验收、成果评优、成果推广、资料管理以及工作协调和定期公布课题指南等

3、。成立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评审验收专家组。评审验收专家组负责全市教学课题的立项评审、验收与评优,并参与中期检查和指导。建立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专家库。列入专家库名单的人员,为全市教学课题成果鉴定工作的主要人选。(五)采取集中与分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各县(区)教研室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指导、沟通与协调。5(六)市县(区)两级教研室应借助听课、调研、评估、会议等,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七)各课题单位要大力宣传,充分动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群体研究,突

4、出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研究与改革。加强对课题的日常管理,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条件。三、立项(八)申报条件1.凡菏泽市的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均可按本办法申报课题。2.多人参与的课题主要负责人,须有中学中级或小学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较高的研究能力。没有中学中级或小学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须有两名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推荐书的内容包括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课题负责人同时必须是课题的主要研究者和牵头人。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应

5、对课题负责人政治表现、业务能力、研究条件等进行全面审核,签署明确意见。课题负责人一次只能主持申报一个课题。3.课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内容要实,成果可直接应用,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申报者可参照菏泽市教研室征集的教育教学问题(已在菏泽教学研究网上公布),作为选题方向和研究范围,这些问题基本反映了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和推进方向;也可结合实际工作和学科教学特点,自行提出课题名称,确立研究方向,选择研究内容。(九)立项条件体现形势发展和改革工作的要求,选题立意恰当、方向明确、有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可行,研究计划完备,成果

6、形式适当,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条件。(十)立项程序1.课题负责人填写《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表》一式三份(申报表等各种表格可从菏泽教学研究网站主页“课题研究”栏目下载,地址:www.hzjxyj.net)。2.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组织初审推荐。53.县(区)教研室审核后,将申报材料、本县(区)课题申报情况汇总表及汇总表电子稿等,于11月底前报送市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系人:朱启勇,联系电话:5191039,电子邮箱:dearqiyong@163.com。4.每年12月,在市教学研究课题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课题

7、管理办公室组织评审验收专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家审阅,集体评议,公开立项。市课题评审验收专家组将根据选题的价值、需求的重要性、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等确定一部分重点课题,以满足指导改革、推进改革的需要。对不符合申报与立项条件的,不予立项。6.每年1月,下达立项课题,同时公布课题指南。(十一)课题申报数,各县(区)认真把关,适当控制。四、研究(十二)开题。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应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尽快开题。(十三)研究过程。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鼓励大胆创新,不固守

8、陈规。以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为主,忌好高骛远、空泛和脱离实际。提倡群体合作研究,在保证足够骨干力量支撑和高质量研究结果前提下,关注研究的过程,以老带新,培育新秀。(十四)研究工作提倡短期、高效、适时,研究的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确实需要的,可以适当延长。五、结题(十五)总结1.根据课题研究工作进展程序安排,一般应于每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