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ID:19912052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_第1页
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_第2页
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动画电影的游戏精神摘要 《功夫熊猫》受人褒贬不一,但票房亦佳。就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而言,究竟如何对待,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给动画以最初的精神阐释。  关键词 《功夫熊猫》 动画 游戏精神    《功夫熊猫》受人褒贬不一,但票房亦佳。就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而言,究竟如何对待,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给动画以最初的精神阐释。    一、动画的游戏精神    动画具有具有距离的美感、自由的假设、愉悦的徜徉。而这种距离、自由和愉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游戏精神的存在。  首先,动画充满夸张和想象,擅长营造“梦境”。看动画成了一段“虚拟的时光”,具有和游

2、戏类似的体验。  其次,动画和孩子的密切关系表明动画的游戏特征。孩子代表着“轻松、有趣、天真和冲动”的人类本性,这些本性在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它才完全是人”。孩子的世界,是真正的游戏世界。  因为游戏的过程性快乐和重复性体验,使得游戏和重视功利、线性前进的现实拉开了距离。因此。动画不妨解释为“一群承载着孩子梦想的造型在一定的规则和时空里进行的一场游戏。”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论述“游戏——人的延伸”时分析棒球逐渐衰落的原因时认为:棒球偏向专门分工。球员位置固定,

3、弱化了游戏给人们带来的“多样的满足”。从游戏的角度而言,动画也是“人的延伸”,以丰富的想象承载着“多样化”的梦想。    二、功夫熊猫: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们把2008年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看作一场游戏的话,它和现实中的“老鹰捉小鸡”游戏相比,两者竟然有着如此的相似。  从游戏的角度看,本次游戏参与双方为两队,不妨称为光明队和黑暗队:  1、光明队:阿波扮演“母鸡”:“五杰”辅助阿波。“小鸡们”是和平谷的居民们。  2、黑暗队:泰郎扮演“老鹰”。  游戏规则:“老鹰”期待打败“母鸡”,取得龙之卷。“母鸡”人选待定,但职责是保护“

4、小鸡”。  另外,《功夫熊猫》有着突出的游戏因素:1、阿波父亲的长相和阿波的“熊猫长相”之间的“距离”,可谓大相径庭。这种“距离”,打破了常规。并且具有滑稽意味。  2、憨态可掬、手脚并不麻利的熊猫担当了和平谷“保护伞”的重任。这本身就有一种“玩”的意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阿波并不具备学习功夫的充分条件:身材臃肿、白日做梦、傻头傻脑,且具有“叶公好龙”之嫌。二是阿波扮演的是打破游戏规则的角色。在在动画影片中所要进行的又一“游戏”——龙战士挑选大会中,阿波以“闯入者”的身份强行加入到了“光明队”。而最终阿波扮演了“母鸡”的角色,成功保护

5、了“小鸡”,打败了“老鹰”。  阿波还具有“敢打敢输”的“游戏精神”。当师傅对它学习功夫的潜力已经趋向绝望的时候,阿波“伤心地偷吃”猴子的饼干,并且紧贴在高墙上——师傅问:“你怎么上去的呢?”阿波顿时跌落地面。阿波执着于“功夫”,却不被“功夫”所累,即使怀疑自己学习功夫的天分,却能“适时而动”,不严肃而悲哀,终而有所成。    三、功夫熊猫:动画系谮之间    我们不妨把《功夫熊猫》放到整个动画发展的背景中进一步分析。就不同的动画类型而言,它从属于四大主要的动画系谱,如图:功夫动画、熊猫动画、成长动画和3D动画。    1、有文章将功

6、夫动画总结为“四大门派”——东成西就派《功夫熊猫》《花木兰》老树新花派《葫芦兄弟》和《宝莲灯》更新换代派《变形金刚》和《忍者神龟》中西合璧派《魔比斯环》。  其共同的游戏模式:首先是游戏队员的组成为两队:正义队和黑暗队,即游戏在两组队员之间展开:其次是滑稽、搞笑、打闹的游戏场面:再次是具有在“游戏”和“历险”中逐渐成长的主题。  2、据笔者统计,中国动画所涉及的动物主人公有50种左右,其中“熊猫”主题主要有9部《熊猫百货商店》(1979)、《小熊猫学木匠》(1982)《熊猫历险记》(1983)《熊猫胖胖:怪信》(1984)、《熊猫小胖

7、》(1984)、《熊猫胖胖:空中遇险》(1986)《熊猫京京》(1996)《巴布熊猫》(2006)、(金牌熊猫)(2008)。但其主要以动画短片和连续剧为主,动画长片没有。  在国外,关于熊猫主题的动画主要有《熊猫家族》(1972)《趴趴熊》(1995)《熊猫z》(2008)、《功夫熊猫》(2008)等。前三者是日本系列动画片,最后者是本文所谈论的美国动画电影。所以,此次《功夫熊猫》在“熊猫谱系”中脱颖而出,是填补了熊猫动画长片的空白。新浪“你关注《功夫熊猫》的原因”调查中,共计5086票中“动画加功夫加喜剧”占40.33%,“主角是

8、熊猫”占35.83%,“故事本身”占18.68%。可见,动画长片、功夫和熊猫的结合是极具魅力的选择。  3、成长主题模式中,游戏的体验就是“矛盾——解决矛盾”所带来的愉悦和快感。另外。“智者”常常是动画主人公成长的“导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