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ID:20604410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谭文淼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搭建了平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

2、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情感性,语文新课程强调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运用中国语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二是实践性,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是综合性,语文新课程强调通过综合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恰恰具备了帮助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逼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取代的优点。 

3、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易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来自嗅觉,%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感知为主。他的另一个实验是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的内容的70%。语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图文为主,并配以声音、动画等,它作用于学生的主要

4、是视听结合的信息。因此,它很符合学生接收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规律的。  第二,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它工具不能取代的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音和图片信息可以创设美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以及进入审美境界。如教读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播放了《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插入了视频,随着音视频的震撼学生很快进入了豪放境界。教读课文《阿房宫赋》时,在课件中插入《西楚霸王》之《火烧阿房宫》视频片断,学生欣赏后与课文形成反差强烈的对比,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感目标的达成悄然形成了,从而提高了阅读效果。  第三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大语文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比如教学《边城》,除了涉及课文内容外,还引入了湘西的地理名胜及湘西的风土人情简介,学科的综合与知识的附加显而易见。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诚然,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给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机,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

6、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过分抬高,凡公开课必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好像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便跟不上形势,不少观摩课也皆以此为首要条件,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便没有“档次”,便与优奖无缘;有的以CAI课件代替教师课堂教学,盲目追求“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摆正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没有分析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上出现了不少误区,再不去反思恐怕我们又要陷入另一个手制的陷阱。  误区之一:活跃的师生情感交流变成了死板的“人机对话”。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去感

7、召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观现在不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堂,CAI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单一,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引导、形象神态的感染,课堂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屏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不能进行恰当的板书,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教师变成放映员,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又怎能体现?这样的课堂怎能调

8、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怎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误区之二: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