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

ID:20620990

大小:58.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14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2019高考历史复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7讲线索1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

2、线索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1★精品文档★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考纲要求] 

3、1.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第27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2.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2

4、)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食物分配制。3.评价(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1★精品文档★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

5、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3.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2)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4.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图示总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2.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

6、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1★精品文档★3.形成(1)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组织集体农庄。4.评价(1)成就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7、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轻巧识记 斯大林模式1.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1★精品文档★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在1920年决定进一步强化土地国有制和对农民余粮扩大实行无偿征集,这种继续推行的激进政策,终于使农民的不满从政治上被激烈地引爆了,在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兵,多数是参军不久的农民。他们占领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和喀琅施塔得要塞。直至3月18日,兵变才被镇压下去。喀琅施塔得兵变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

8、机。2.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于1938年开始,计划重点发展国防军事工业,同时建设军民两用产业,为未来的战争预作准备。重点是航空。1938年,苏联飞机产量比1937年翻了一番,达到7500架。到1939年欧战爆发后,年产已经稳定在1万架的规模。1940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达5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到1941年,以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