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

ID:21093708

大小:568.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19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柔性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柔性管理管理随人类的出现而出现,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思维方式也在做出改变,相应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柔性管理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柔性管理的观点首先是在企业管理中提出来的。联想在1999-2000年提出了“亲情文化”,就是“平等、信任、欣赏、亲情”①,美国化妆品公司玫琳凯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如果员工在某一部门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那么公司将为他替换工作,不毁掉员工的自尊心,多多给予器重和鼓励,这都是柔性管理的体

2、现。在企业中,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以员工为本,想员工之所想。它代表了当前和未来企业管理的潮流和方向。目前,学术界对于管理的一般看法是:管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通过某些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②柔性管理是与西方传统的“刚性”管理相对应的,即与西方制度管理、条例管理,以及各种理性管理模式(如数学模式,矩阵模式等)相对应的,更注重人的内在因素的管理方法。③柔性管理其本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人为中心

3、”的管理,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这一前提下,提高人们对集体、对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④以上几个概念是对柔性管理普遍的解释,无论从哪个角度,是从企业方面也好,从社会方面也好,都对柔性管理下了定义。那么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的概念应该作何解释,结合中西部管理思想,柔性管理的实施,最终是依据组织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文化以及精神等方面,进行一种人格化管理,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激发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借助管理者本身独有的人

4、格魅力来感化人,使人们无形之中受到熏陶,是一种在潜移默化当中、无形之中影响被管理者的思想及其行为表现。所谓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即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工作管理者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所做的管理工作是与硬性的“刚性”管理相对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学校和老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真正的做到启发、感动、激励、引导。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有以下特点,1.管理的非强制性。①稻香,《柔性管理》[M].2006(01):244.②刘熙瑞,《观代管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③

5、张庆范、王龙章:“管理在东西方文化间的走势”.《企业文化》[J],1997(01):6.④余结缨.“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溯源”.《经济学家》[J],1998(01):86一87.3万方数据东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它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强调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强调遵守和服从具有不可抗拒的特征,是高度重视思想和情感,凭借个人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个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2.管理的目标性。柔性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6、目标管理,柔性管理的奋斗目标是通过管理的协调和引导,使性格各异的人能够融洽相处,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3.管理的动态变化性。柔性管理更加注重多元、开放、动态的管理方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无论是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学生个体,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评价学生品德与行为的标准模式,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外在变化而做出调整,构建柔性管理统一的评价体系,做到多元化、开放化、动态化。4.管理的长期性。要做到真正的实施柔性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

7、的特点、性格等内在特质,环境也在随时发生变化,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协调统一的时间变得很长且无法预测;并且把规章制度扎根于人的内心并自觉地由内而外的自发的履行,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说柔性管理的实现具有长期性。但是一旦协调一致,将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此为另一长期性。(二)刚性管理刚性管理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指运用一定的组织纪律、行政措施、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习惯的一种方式。①具体表现为,它要求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一切照章办事,过分强调“以规章制度为

8、本”,注重效率和实绩,是一种机械化的、非人性化的管理,只强调遵守和服从,否则便给以惩处,带有强制性的,其结果是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过分压抑他人,以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这是一种机械的管理,但是它不具备发展性,刚性的管理不能使人们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包括荣誉感、责任感发挥出来。刚性管理作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劣势。刚性管理在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刚性管理是安全的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